【四上课外古诗阅读】
班级 姓名 学号
【古诗】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注释】
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③醉:迷醉,陶醉。
④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 ⑤散学:放学。 ⑥东风:春风。
⑦纸鸢:泛指风筝。鸢(yuān):老鹰。 【大意】
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集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中心】
这首诗描写了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叙写了儿童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赏析】
诗人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
【古诗】
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jiàn),钟山只隔数(shù)重(chóng)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注释】
泊,停泊。 泊船:停泊靠岸。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在长江北岸,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指长江。 间:相隔。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数重:几层。 绿:吹绿,拂绿。
还:归,回家。 【大意】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长江,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中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赏析】“绿”的妙处
“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 “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 “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
“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篇。 2.昼:白天。 3.耘田:除草。
4.绩麻:把麻搓成线。
5.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6.童孙:幼童,小孩子。 7. 未解:不懂。 8.供:从事,参加。 9.傍:靠近。
10.桑阴:桑树下的阴凉处。 【大意】
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村庄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小孩子还不懂得从事耕田织布的事,却也不闲着,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中心】
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场景,表现了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赏析】
第一行直接写劳动场面,第四行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
②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③肥:指果肉肥厚。
④麦花:荞麦花。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可供食用。 ⑤篱落:篱笆。 ⑥唯有:只有。
⑦蛱(jiá)蝶:蝴蝶。 【大意】
梅子变成了金黄色,杏子果肉肥厚;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变长了,人们都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中心】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表现了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 【赏析】
前两行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四种植物的特点,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的特色。第三行“日长篱落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第四行“唯有蜻蜓蛱蝶飞”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整首诗让我们体会到了乡村的恬静、优美及自然之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