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窝中学 高三 年级 政治 学科导学案
课题:第二单元: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学案
编写人 刘玲 审定人 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高考对本课考查的重点是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劳动与就业、维护劳动者权益。
(2)在复习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于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内容,加深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一些具体事例,加深对企业如何成功经营发展以及企业走出去和实行海外并购的等的原因和意义的认识;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关就业和劳动者权益维护存在的问题,加深对就业和维护劳动者权益原因和意义的认识,并结合实际提出有价值的措施。
二、学习重点、难点
1、企业的经营与发展2、劳动与就业 3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学习内容 自学交流 个人补充 问题探究 情景:2013年用友用户大会于9月7日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大会主题是“技术重塑管理”。当前,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和企业新的发展引擎,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和社交网络等新技术正在帮助企业进行业务创新,进而进一步重构传统的行业。另一方面,当前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业务关鍵支撑,企业需要采用新技术实现创新和突破。 探究:1.企业经营成功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2.企业为什么需要采用新技术实现创新和突破?
1
精讲点拨 考点1:公 司 1.是什么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我国法定的公司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特别提醒] 两种公司的共同特征是有限与合股;最主要区别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2.怎样设置机构 名称 组成 职能 决策机构 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 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执行机构 总经理及其助手 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监督机构 监事会 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监督 意义 权责明确、互相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司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发展具有充分的活力 3.有何优点及作用 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典例] (2010·江苏高考)某人与几位朋友合作创办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下列不符合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规范的是( ) A.公司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B.公司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C.公司财务不必向全社会公开D.股份转让须征得其他股东同意 考点2 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1.是什么 (1)含义: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2)地位: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3)组织形式:公司制。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4)经营的直接目的:利润。 2 2.怎么办 (1)如何经营成功:一是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二是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三是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四是企业通过兼并或联合,增强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特别提醒] 搞好企业经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还应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素质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和经营;充分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等。 (2)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要求: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正确认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1)企业形象的含义: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2)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3)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的树立:开展正当竞争,主要依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等取得竞争的胜利;反对和抵制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4)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只有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如果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不仅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典例] (2013·天津高考)在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浪潮下,全球许多名噪一时的大企业陷入困境:曾作为无线通信代名词的摩托罗拉被他人掌控;家电行业先驱索尼、松下和夏普巨额亏损;原来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平台塞班系统,如今只剩下2.6%的市场份额。这些案例表明( )
3
A.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储备,是企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障 B.缺乏国家必要的技术规划,是企业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 C.缺乏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是企业竞争失利的根本原因 D.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考点3 劳动、就业与维权 一、劳动和劳动者 1.是什么 (1)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2)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怎么办 (1)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使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蔚然成风,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 (2)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 二、就业 1.为什么 (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解决就业问题,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增加就业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解决好就业问题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怎么办 (1)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这是实现和扩大就业的根本举措;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2)劳动者:应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