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分)
1.下列行为不能反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是
A.俄罗斯人冬季喜欢喝烈酒 B.我国某些热带民居住竹楼
C.我国南方人夏季喜欢游泳 D.1月9日NBA常规赛在休斯顿举行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方向 B.经纬网 C.比例尺 D.图例、注记 3.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 B.美国地图 C.台湾省地图 D.台北市地图 4.2012年20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小明想知道英国在哪里,他选用了“世界政区图”;玲玲想在寒假去海南旅游,她查阅了“海南旅游图”;小伟想知道从天安门广场怎样去北京大学,他查找了“亚洲交通图”; 兰兰将参加长沙市郊外野战演练 ,她选用“长沙市城郊地形图”。以上四位同学选用的地图明显不正确的是
A.小明 B.玲玲 C.小伟 D.兰兰 5.。下列关于子午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子午线就是0度经线 B.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 C.子午线有无数条 D.子午线为半圆弧线 6.下列关于地球仪上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0度经线以东是东经,度数从0~90度 B.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C.纬线长度是经线长度的两倍 D.赤道以北为北纬,度数从0~180度 7.图期末卷—1为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线图,箭头所示为地球自转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 B.图中经线有4条
C.图中经线有8条 D.图中圆圈为经线
8.下列有关经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仪上能画无数条经线 B.所有纬线都不相交 C.地球仪上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9.构成地球基本面貌的要素是 图期末卷 —1
A.山川、河流 B. 气温、降水 C.土壤、植被 D. 陆地、海洋
10.下列各组大洲的大陆部分均有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A、亚洲、欧洲、南美洲 B、亚洲、欧洲、北美洲 C、非洲、亚洲、北美洲 D、非洲、欧洲、大洋洲
11.下列岛屿、海洋、半岛中不在亚洲的是
A.中南半岛 B.几内亚湾 C.波斯湾 D.台湾岛 12.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A.南极洲.太平洋 B.亚洲.大西洋 C.北美洲.印度洋 D.南极洲.北冰洋 13.下列关于地球上海洋与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比例占地球表面积的21%
B.无论怎么将地球划分为相等的两半,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C.陆半球上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D.海洋与陆地均匀分布,面积大小相当
14.下列关于板快构造学说,说法不确的是: ( ) A.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 B.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当中 C.印度洋板块上主要是海洋,没有大陆 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15.下列国家人口最稠密的是 人口(亿人) 甲 1.45 乙 940 2.76 丙 768 0.19 丁 960 12.67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07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列关于世界居民和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区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B.人口增长快的大洲人口最稠密 C.白色人种都信仰基督教 D.黑色人种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非洲中部和南部
17.美洲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印第安人,下列一组国家的主要人种与印第安人相同的是:
A.印度尼西亚、巴西、蒙古 B.菲律宾、印度、越南 C.伊朗、新加坡、法国 D.日本、中国、朝鲜 18.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 19.下列对人的肤色的深浅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饮食习惯 B.体育运动 C.太阳辐射 D.经济水平 20.下列哪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A.水源充足 B.自然资源丰富 C.交通便利 D.山地崎岖 21.厚实的墙体,小小的窗户并装有双层玻璃的目的是
A.御寒 B.防止凶猛动物的攻击 C.防御战争 D.防地震 22.下列语句反映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早穿皮袄午穿纱 B.冬暖夏凉 C.冬冷夏热 D.早上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23.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赤道地区因气温高,降水稀少
B.南、北回归线两侧,降水都很少,常有沙漠分布 C.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D.两极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多 24.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A.推销员去埃及推销雨衣 B.东南亚的房屋墙壁厚,窗子小,多平顶 C.巴西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欣赏足球赛 D.寒冷的冬季,人们喜欢吃火锅 25.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长沙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B.中国北方的黑龙江比南方的海南冬天冷
C.同一天日本比印度天亮早 D.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26.南极圈出现极夜的日期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7.下列行为不属于造成我国西部高山冰川不断融化、雪线上升的原因的是
A.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增多 B.燃烧煤、石油等燃料 C.住房增加,森林面积减少 D.修建水库蓄水 28.下列气候,在大陆西岸没有分布的是
A、 热带沙漠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9.下列属于南南合作的是
A.中国——巴西 B.日本——法国 C.澳大利亚—— 印度 D.巴西——澳大利亚 30.有关发达国家分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亚洲发达国家较少,南美洲目前没有发达国家 B.欧洲多数国家为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 D.南半球没有发达国家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图期末卷-2,完成下列各题:(8分)
⑴ 写出A点的经纬度 、 。
⑵ A点在C点的 方向,B在A的 方向, ⑶ B点位于东、西半球的 半球,高、中、低 纬度的 纬度。
⑷ 在A、B、C三点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所在的纬线圈最长的是 ;
图期末卷--2
32.读图图期末卷—3,回答问题(11分)
(1)图中A、B、C、D四点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 (2)B、C两地中,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地气候特征具有 _____________的特点,D处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地多地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处年平均气温低于周边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丁处西海岸风向如图所示,推断丁处山脉东西两侧降水有何差异图期末卷--3 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丙处山脉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甲乙两地位置示意图和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图期末卷—4),回答问题(8分)
图期末卷-4
(1)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气候特征 相同点 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原因 受不同季风影响。甲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乙地夏季盛行 季风,甲地因北部受高大的 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全年高温。 不同点(2分) (2)分析甲地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3)甲、乙两地的气候中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34.读等高线地形图(图期末卷—5),回答问题。(6分) (1)A点的海拔高度是 米。 (2)B处的地形部位是 。
(3) 图中甲、乙是两处村落,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 方向;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4)甲、乙两村落中,将来更有可能演变成为城市聚落的是 ,判断理由是 。
图期末卷—5
35.读下面六国轮廓图(图期末卷—6),回答问题。(7分)
(1)图中A、B、C、D、E、F六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代码是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发达国家的代码是 ,有大面积亚寒带针叶林的国家有 和 ,联合国总部所在国代码为 。
(2)D 、F 等国家与C、E等国家之间关于政治、经济等的商谈被称为 (3)若D国与C国合作发展纺织业,你觉得C 国在这个合作中的优势是什么? 。
图期末卷—6
期末检测卷 一、选择题
1-5D B DCA 6-10BCC DC 11-15B DBCD 16-20DD ACD 21-25ACCDC 26-30BDDAD 二、综合题
31.(1) 30°E 70°N (2) 北 西南 (3)东 中 (4)A C
32.(1) A D (2)D D处比C处纬度低很多 (3)冬季漫长而寒冷,降水少 热带雨林 (4)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5) 甲处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的,气温低 (6)西侧比东侧降水多 西侧为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 (7)安第斯山脉 33. (1)
气候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原因 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变化大 甲地全年高温,乙地气温年较差大;甲地雨季短而雨水集中 东南 喜马拉雅山 (2) 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3)甲
34.(1)600 (2) 鞍部 (3)西 10 (4)乙 地势低平,附近有河流,交通便利 35.(1)A F A B D (2)南北对话 (3) 原材料充足或劳动力充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