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北京的地质条件简介-地勘局网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5:22: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北京的地质条件简介-地勘局网站

北京的地质条件简介

作者:张梅 文章来源:综合信息处 点击数:5539 更新时间:2009-07-27

1、北京市地理概况

北京中心位于北纬39度54分,东经116度23分。全市土地面积1640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39平方公里,占38.6%;山区面积10072平方公里,占61.4%。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北京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9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

2、地形及地质构造

北京市在地质构造上正处于华北地区中部——燕山沉降带的西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既经过大幅度的下降,接受巨厚的沉积;又产生过剧烈的造山运动。特别是中生代,以燕山运动为主的造山运动,构成了北京地区地质构造骨架和地貌的雏形。伴随着地壳运动的发展,褶皱变形和断裂发育广泛,岩浆活动也很频繁。北京地区的断裂构造在北部山区主要有:怀柔县长哨营至密云县的古北口断裂带,在市界内东西长33公里,宽8公里;密云县沙厂至墙子路精被断裂带,市界内长约30公里,宽约20公里,破碎带最宽达200~300米;官厅山峡地区有门头沟区燕家台至沿河城断裂带和东灵山断层,长数十公里。平原地区凹陷隆起的边缘,都为大断裂所控制,如黄庄——高丽营断裂,永乐店——马房断裂。这些大断层之间往往分布着许多较小的断裂破碎带。活动大断裂带的拐弯、分叉、两端和交汇部位,以及有断陷盆地的地方容易产生地震。北京地区的主要活动断裂带有:平谷至三河断裂带;石景山区八宝山至顺义区高丽营断裂带;河北省怀来县至延庆断裂带;昌平区南口至朝阳区孙河断裂带。在这些地带,历史上都曾发生过较大的地震,是活动较强烈的地带。

北京地区的岩性条件比较复杂,各类岩石(土)均有出露,大体上可划分为松散堆积物和基岩两大类。堆积物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区,其厚度从山前数米向东南逐渐加厚至数百米,主要为各类壤上、砂壤土、砂、卵砾石。基岩多出露在山区,主要有岩浆岩类、变质岩类、沉积岩类。中生代燕山运动形成了北京地区的基本地形骨架:西部山地、北部山地和东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山

地约占全市面积的62%,平原约占38%。地貌类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平原、山间盆地等。

3、气候环境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1月-7~-4摄氏度,7月25~26摄氏度。极端最低-27.4摄氏度,极端最高42摄氏度以上。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山前迎风坡可达700毫米以上。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常有暴雨。曾经北京及华北春季多发沙尘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经过对内蒙古草原、黄土高原和河北相关地区进行环境治理,北京的沙尘情况有所好转。

4、水文

北京有大小河流200余条,主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t错河五大河流,多属海河水系,大多发源于西北山地或蒙古高原,向东南蜿蜒于平原之上,汇入海河后注入渤海。水资源较贫乏,主要来源于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总量约有42亿立方米。有官厅水库、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等水利设施。

5、土壤

土壤一般呈垂直地带性分布,自高而下为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褐土;平原土壤呈水平性分布,由山麓至平原依次为褐土——碳酸盐褐土、潮土和沼泽化土;局部低洼地区有盐土,近郊分布有水稻土和菜园土。

6、植被

植物种类以菌、禾本、豆、蔷薇等科为优势种。原始森林植被为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已破坏无存。林地主要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以松栎林、杨桦林、杂木林及灌丛等群落和果林、经济林为主。 信息来源:百度

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基本分类

作者:张梅 文章来源:综合信息处 点击数:5236 更新时间:2009-07-27

基本定义

自然科学界的定义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的界定

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通常指由于地质作用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地质灾害可划分为30多种类型。由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诱发的称为自然地质灾害,由工程开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称为人为地质灾害。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主要分类方法

地质灾害的分类,有不同的角度与标准,十分复杂.就其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即习惯上的狭义地质灾害;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又称环境地质灾害。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质沉降,如此等等。 主要类型介绍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搜索更多关于: 北京的地质条件简介-地勘局网站 的文档
北京的地质条件简介-地勘局网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97ei5wo4p3x5if1klmb9gaib47veh009m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