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高级线路工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5分。满分30分):
1.转辙角β的大小是影响侧向过岔速度的关键,在一定速度下,( )。
(A)β越大,动能损失ω越小,允许过岔速度越大 (B)β越大,动能损失ω越大,允许过岔速度越小 (C)β越小,动能损失ω越大,允许过岔速度越大 (D)β越小,动能损失ω越小,允许过岔速度越小 2.下列四种设备大修不进行校正、改善线路纵断面和平面工作的内容为( )。
(A)线路换轨大修
(B)铺设无缝线路前期工程 (C)成段更换新混凝土枕 (D)线路中修
3.下列四种路基基床变形属于基床外表变形的为( )。 (A)道碴槽 (B)道碴锅 (C)道碴窝 (D)路基面翻浆
4.为了防止钢轨爬行,要求中间扣件阻力要( )轨枕底面的道床纵向阻力。
(A)大于(B)大于或等于(C)等于(D)小于 5.道口的等级与标准由( )规定。
(A)铁道部(B)铁路局(C)铁路分局(D)工务段 6.圆曲线中弦长与正矢的关系当弦长为原弦长1/4时,正矢为原正矢的( )。
(A)1/2(B)1/4(C)1/8(D)1/16
7.普通单开道岔内的两组绝缘接头相错不得大于( )。 (A)2m(B)2.5m(C)3m(D)3.5m
8.曲线上相邻两点,第一点正矢为64mm,第二点正矢为58mm,第一点拨量为-4mm,第二点拨量为零,第二点拨后正矢为( )。
(A)58mm(B)60mm(C)54mm(D)62mm
9.50kg/m及以下钢轨,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其他站线超过( )时,应及时更换及焊修。
(A)8mm(B)9mm(C)10mm(D)11mm
10.根据H=11.8(v/R)计算出的超高值,未被平衡过超高一般不大于( )。
(A)50mm(B)75mm(C)90mm(D)125mm
11.对于25m长的60kg/m及以下钢轨的普通线路,应当在( )范围内铺轨或调整轨缝。
(A)tmax-30℃(B)tmin+30℃(C)tmax~tmin(D)tz-30℃~tz+30℃
12.道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 (A)1km(B)2km(C)3km(D)4km
13.复曲线困难条件下可直接连接,但两曲线曲率差不大于( )。
(A)1/1000(B)1/2000(C)1/4000(D)1/5000 14.大型养路机械大、中修作业的项目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验收办法,以( )成绩作为该千米线路的验收结果。
(A)静态检查 (B)动态检查
(C)静态与动态的平均结果 (D)静态与动态中最差 15.曲线钢轨磨耗是随着( )。 (A)曲线长度增大而增大 (B)曲线半径的减小而增大 (C)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增大 (D)曲线转角的增大而增大
16.其他站线道岔轨道静态经常保养直线轨向容许偏差管理值为( )。
(A)6mm(B)7mm(C)8mm(D)9mm 17.曲线地段的钢轨磨耗是随( )而增大。
(A)曲线长度的增加 (B)曲线转角的减少 (C)曲线半径的减少 (D)曲线半径的增加
18.根据H=11.8(v/R)计算出的超高值,未被平衡欠超高一般不大于( )。
(A)50mm(B)75mm(C)90mm(D)125mm
19.机械铺轨,轨排组装后,钢轨接头高低、左右错牙不超过( )。
(A)0(B)1mm(C)2mm(D)3mm
20.曲线轨距加宽应在整个缓和曲线内递减,递减率一般不大于( )。
(A)1‰(B)2‰(C)3‰(D)4‰
二、判断题(第21~40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1.5分。满分30分):
( )21.Ⅰ级铁路最小曲线半径规定为1000m。 ( )22.钢轨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不能自由伸缩时所产生的力叫温度力。
( )23.曲线外轨所规定的实际设置超高的最大限度值,不包括水平误差在内。
( )24.铁路运营条件是以行车速度、轴重和运量三个参数反映的。
( )25.土的塑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黏性土中颗粒成分,可用它作为黏性土的分类依据。
( )26.成段铺设混凝土宽枕需要校正线路纵断面和平面。 ( )27.新建、改建及线路大修时,当R≤300m时,曲线的轨距加宽为15mm。
( )28.竖曲线半径一定时,竖曲线愈长,则坡度变化愈平缓。
( )29.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不含翼软加高部分)60kg/m在正线上超过6mm时,属于重伤标准。
( )30.侧沟是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堑范围以内的地面水设施。
( )31.设置曲线外轨超高是为了抵消离心力的作用。 ( )32.道岔的导曲线可根据需要设置6mm的超高,并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1‰的坡度顺坡。
( )33.填土路基基床以下路堤浸水部分应选用非渗水土壤作填料。
( )34.当两相邻坡度的代数差小于3‰时,变坡点的设置无需考虑线路平面,允许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合。
( )35.两相邻坡段相连时,应设置竖曲线。
( )36.60AT-12号单开道岔,设计过岔限制速度侧向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