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第三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
授课:李婆墩中学 王吉伦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型的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维护民族团结。
◆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能力目标
◆培养收集材料、分析材料并从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 ◆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加强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解。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听音乐《爱我中华》谈听后感,问:歌曲说明我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学生回答后教师谈话揭题(播放PPT)。 二、【自主学习】
(一)、自主阅读课本41---45页,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今天中国的民族面貌如何? 2、什么叫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5、我们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来源:学*科*网Z*X*X*K] 6、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战线的主体是什么?其共同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7、 “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实行“一个两制”有什么重要意义? 8、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立场态度、政治基础、基本方针和措施是什么? (二)、自学效果自测
1、填空:(1)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简称为“_____________”。 (5)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组交流探究】⑴互助解答疑难。⑵说一说少数民族的名称、节日和风俗习惯。⑶、探究:1我国少数民族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数的规定体现那一原则?、2我国修建青藏铁路体现那一原则。3余光中的诗体现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三]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点拨 1、展示 2、点拨
3、学生总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4、教师总结:浅浅的海峡,阻不断两岸人民的统一之情。具有5000多年历史中华民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彰显着强大的凝聚力,相信有了民族的团结,有了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祖国的统一大业最后必将完成! [四]巩固练习
1、出示课堂作业,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效果展示。指名演板—学生评价—教师点评点拨
【课反思】:1、本堂课教学线路清晰,流程流畅、结构步骤完整,符合“1234”课堂模式标准。
2、自主学习部分注重引导学生以读文本弄清基本问题为主,在课件中补充了适当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观点。
3、不足之处:巩固练习量大了点,以至于课堂上不能全部完成,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