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头琴的渊源与发展探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7:37: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马头琴的渊源与发展探讨

概要:我们内蒙古的马头琴演奏方法,不仅增添了传统的马头琴演奏方法中没有的跳弓、击弓、碎弓、抖弓、连跳弓、砍弓和连砍弓等弓法技术外,而且把传统演奏法中的多种“定弦法”和“演奏法”均以科学态度进行仔细分类而使之规范的。

如在社会上普遍使用的“单音演奏法”,不仅仅主要使用单根琴弦,而且更主要的是运用中指,以致由于五个手指并用,因而极大地丰富了马头琴演奏的表现力,使马头琴变成了能够演奏传统旧曲目,新创作曲目、蒙汉及国外世界名曲的新的马头琴了。此外,再如由于把传统的“泛音演奏法”也与“单音演奏法”相结合,并汲取科尔沁地区“潮儿”演奏法,乃至以汲取二胡的某些演奏技术技巧和小提琴的双音和弦及其它演奏法等技术技巧丰富了马头琴演奏法,因而扩大了马头琴的演奏表现范围,使马头琴变成了能够演奏一切适合它定弦的乐曲的乐器了。虽然马头琴只有两根琴弦,但除传统音质音色与技术技巧外,还能演奏创作曲中的六度、五度、四度、三度等双音和弦,从而使马头琴变成了适合于专业音乐实现的现代马头琴了,走向世界的马头琴了。

马头琴是在蒙古人中广为流传的具有悠久历史及继承关系的弓弦乐器。我们蒙古族诸不同地区,其方言有别、对音乐的名词概念、乐器的型制形式、乐曲的乐句句法、马头琴的定弦及其演奏法等,虽然有其差别异,但其基本性质则是一致的。内蒙古西部称为马头琴,蒙古国亦称马头琴;呼伦贝尔、哲里木、兴安盟、昭乌达盟,则称为“潮儿”;新疆地区的土尔扈特蒙古则称为“伊克.伊黑里”。其定弦法,有纯五度、土尔扈特定弦、纯四度(或正度)、反四度等四种三大类型。也就是说,有三种定弦、四种演奏法,即单音演奏法、土尔扈特演奏法、泛音演奏法、潮儿演奏法。

虽然至今还没找到马头琴产生于什么时代的确切文字记载,但偶尔从有关史典记载可以见到“胡儿”、“潮儿”这种引人有趣的记载。宋人陈阳所著之《乐书》中记载着:“奚琴者,奚人所喜爱之乐器矣”。著名作家史学家欧阳修也诗曰:“奚琴本出奚人乐,奚掳弹之双泪落”。历史上奚人被称为“库莫奚”。该部与古代蒙古部同属东胡族源。其语言系阿尔泰语系源于东胡。那么,这一源于蒙古地方的奚琴(奚纳根胡儿)究竟是何种乐器呢?金朝史书中记述说:“奚琴为奚部乐器也。琴杆为木制而有二弦。于琴杆上系以马尾擦弦而奏并发声矣”。由此可见与马头琴非常相似。令人惊奇的是时至今日这种奚纳根胡琴不仅仍存在于蒙古国西部一

些部族和俄罗斯之吐瓦、乌良海等地区,而且还存在于我国卫拉特及土尔扈特等部族中,只是它们或被称为“奚纳根胡尔”,即制形如勺子,或者被习惯称为“伊克.伊黑里”。继而观之,《元史》中记述道:“形制如火必思,曲径、饰以龙头,有二弦,弓两端系以马尾而张之”。尤其值得注意的证据,则是《黄金史》中有记载:“凭借神缘而所遇之忽阑可孰、和其胡儿、潮儿之乐声”等诗句。(《黄金史》蒙文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第五零七页汉文引者译)由此可以确证,现代被称为马头琴的乐器,原被称为“潮儿”则是无疑的。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蒙古草原上尽管马头琴(潮儿、伊克.伊黑里)产生后历经了漫长的时期,以致后来经历了毁灭性命运。但这一凝结着蒙古族幸福与灾难、理想与命运,并与蒙古族生活与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包含着其爱与恨、欢乐与希望,乃至成为蒙古族心灵之歌声的马头琴(潮儿),它的新生与创新发展时代出现在当今时代则是非常确切的。

在内蒙古自治区于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成立后,把一代宗师马头琴演奏家色拉西从科尔沁草原迎请到内蒙古歌舞团,其后又被聘任为内蒙古艺术学校的教师。他以自己演奏马头琴(潮儿)的技术技巧和经验,培养出像桑都仍老师一样的著名马头琴家,从此马头琴才在内蒙古普遍播下种子、得以开出灿烂花朵的。

事实上,内蒙古地区的传统旧马头琴,既缺乏科学性,又在结构方面存在缺陷,音质音色不清晰不标准,共鸣箱的振动力弱,音量亦弱小,又由于其弓子是由一般木条制作的,因而很难适应演奏高难度技术技巧的乐曲。对这种传统的旧马头琴自一九五三年开始,我们尊敬的桑都仍老师与呼和浩特市乐器厂制琴师张纯华先生一起在当时的内蒙古文化局的支持下,首次对马头琴进行了全面改革创新,他们批判地汲取国内外弓弦乐器的制作与演奏法的经验,研制出第一代改革的马尾琴弦,并以定音鼓皮面的马头琴也诞生了。在这种琴的基础上,于一九七二年又产生了以蟒皮蒙面的马头琴。这种马头琴把原来只有二個八度的马头琴变成三个八度音域的马头琴,并保持了其原有的音色婚后抒情和音质清晰的特点,更丰富完善了马头琴的音质音色。在这以后,与一九八三年又把琴面改成梧桐木面,研制出琴体全部为木制的马头琴,一九九六年白松琴面马头琴也诞生了。以往以定音鼓皮面和蟒皮面制的马头琴,往往在与乐队合奏时也往往互相抵消,还不及一把马头琴的音量大。然而新研制的木面马头琴不仅克服了这些痼疾,而且在合奏、四重奏、三重奏、齐奏、协奏,乃至钢琴和交响乐队合奏时它的音量大,富于空透力,音质音色清晰,完全适合于演奏高难技术性作品。

这种成就除了主要在马头琴制作技术方面作了深入的改革之外,还由于在马头琴弓子的木质上采用了富有弹性的苏木弓子,因而在提高运用弓子的技术技巧方面提供了不断提高的条件,并获得史无前例的技术技巧性进步,可以说为马头琴演奏技术技巧的革命提供了客观条件。无庸置疑,这种改革发展和创新并非说马头琴已经发展到极限顶峰了,它所需要改革改进之处还不少,而是我认为这样的条件和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桑都仍老师生前已经把我们的马头琴演奏技术技巧发展到富有个性特征的阶段,我们现在所用的演奏方法尽管同蒙古国的马头琴演奏方法基本上一致,但在演奏风格和所使用的技术技巧方面也有很不同的差别。

搜索更多关于: 马头琴的渊源与发展探讨 的文档
马头琴的渊源与发展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9k1h6o57p1jxus0hkxz44s0w0d4pn00w4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