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7 9:37: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行农产品流通和市场交易信息的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因而便无法真正实现市场信息的指导服务功能。加之大多数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和信息接受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制约,更进一步限制了我国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三)地理区域环境差异大

地理条件的制约。一般情况下,农村是中国铁路、公路网端末梢,铁路、公路发展滞后,和全国路网连接通道少,运输能力有限,没有出海口等,这些“软肋”,致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对物流业发展形成了“瓶颈”制约。目前国内物流业受地理区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受地理交通条件的影响上,同时也受到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总的来说东部地区和华中地区的交通运输枢纽比西部地区要通畅得多,由于我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多山丘陵地带,给当地的交通和经济建设带来诸多不便。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如冰冻、干旱、雪灾等等,对各地农村物流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农村应该因地制宜的发展物流,根据每个地方所处地理位置,做出自己地方性物流的优势。

(四)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经过长期的经济建设,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

展,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仍然显得相当落后,而农村物流基础建设就更加落后。主要表现在道路、运输工具、商品储存和保管水平上。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差,冷藏设备不足,使得各种鲜活农产品难以及时外运和保存; 运输设备和运输技术落后,现代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农产品运输还主要靠中型卡车,能耗大、容量有限,而且大多是敞蓬运输,难以对农产品实行有效地保护。

(五)农村需求水平低

农村市场狭小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农村居民收入低, 这是制约农村物流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城镇居民,2008 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前一年的3.33:1 扩大为3.36:1, 绝对差距首次突破10000元。农村市场狭小,这必然使得农产品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农村市场发展缓慢。一些落后地区,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甚至还是一片空白。

(六)中间环节浪费严重 与发达国家相对比,由于管理水平的差异,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中间环节浪费

严重。据统计, 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

共 16 页 第 9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损失率高达25%~30%,发达国家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内。先进的包装保鲜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采摘10 元的农副产品,通过包装保鲜处理,可以增加3.7 元的价值,日本可以增加2.3 元,而我国只能增值0.48 元。

(七)专业的物流人才短缺

据预测, 到2010 年我国高级物流人才每年需求3~4 万人。中国的物流人才缺口为600 万人左右, 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40 万人左右。在这种大形势下,农村物流人才更显短缺。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对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在提高,尤其对一线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更高。但目前农村物流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物流操作人员现状更不容乐观。大部分操作人员不具备系统的物流知识,对操作原理、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知之甚少。

(八)信息化程度低

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已经在农村存在多年,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多数农民认为,网络成本和计算机硬件成本相对较高, 负担不起或者不愿意承担这部分费用。互联网的用户和农业网站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地区, 真正的农村地区的用户很少。各种信息难以及时发布与传播,直接影响了农副产品的运输、储存和农用物资的及时供应。据CNNIC2009 年1 月第2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表明,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2.98 亿人,农村用户达到8460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而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11.6%,城乡之间互联网用户数量及普及率差异巨大。

四、农村物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着力培育和壮大农村物流运作主体

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育与壮大从事农村物流的运作主体, 使其在农村物流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加快传统农业物流企业向现代第三方农业物流企业转变, 并以资产、资本为纽带实现企业间的联合、重组, 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业物流企业集团; 二是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 加快连锁、零售物流配送体系发展, 强化其农产品物流能力, 使之成为农产品物流企业的骨干; 三是加强农产品物流专业人员培训, 建立高水平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 保证物流业专业人才较高的专业素质, 以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四是积极引进新型农业项目,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市场的消费水平。

共 16 页 第 10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二)加强农村物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重视推进农村的物流体系建设,尊重市场导向,减少地方和部门利益的干扰,做好农产品物流市场的规划布局和平衡发展;加快农产品加工配送基地建设,加强产后的包装,加工和配送管理;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 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 建立和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网络,消除地方壁垒,实现省际互通等。还要清除各种体制上的障碍,提高农村物流通道的流通效率,确保农村市场消费品能够及时到达消费者手中。

(三)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的投入

农村物流产业是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完备和便利的基础设施,所以发展农村物流业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当务之急。农村物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业物流中转中心建设、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设施的建设。要做好这方面工作,必须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农村物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 以及产地、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此首先要加强交通运输建设,要不断完善运输网络,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确保农村的运输道路畅通无阻、货畅其流。其次要加大对农业储运设备的投入,改进原有的设备或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运输设备,及时淘汰不符合公路及食品卫生标准的车辆,加强保鲜冷藏库的建设,以确保冷藏农产品的质量。

(四)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

现代农业物流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化程度很高,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信息体系支撑,就不可能完成现代复杂的农业物流活动。为了建立现代化的农村物流信息体系,就必须对现有的农业网络进行集成、整合,改变重复建设、小而散的局面,提高网络信息质量,尤其要加强硬、软件建设。加快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广网上订单、拍卖、配送等物流方式,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整合农村物流分散运作资源,对农村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五)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物流发展

农村物流业是弱势产业,发展农村物流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政府

共 16 页 第 11 页

┊ ┊ ┊ ┊ ┊ ┊ ┊ ┊ ┊ ┊ ┊ ┊ ┊ 装 ┊ ┊ ┊ ┊ ┊ 订 ┊ ┊ ┊ ┊ ┊ 线 ┊ ┊ ┊ ┊ ┊ ┊ ┊ ┊ ┊ ┊ ┊ ┊ ┊

长 春 大 学 毕业设计(论文)纸

在资源和政策上拥有许多优势,可给农村物流以适当的政策倾斜与扶持。首先是财政支持。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支持仍然非常有限。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各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逐渐增多,这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使农村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尽快解决。其次是政策支持。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产量大幅增加时如果物流企业收购能力不足,便会引起价格大幅度下跌,从而导致农民收入总量下降,挫伤农民收入积极性。因此政府应建立一整套农业收购政策,丰年时主动增加农产品的购买量,以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和地方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扶持相关物流企业开展相关农村物流业务活动,做到不管是对物流企业还是对物流企业的农村消费群体都要统筹兼顾,使双方都能互惠。

(六)培养农村物流专门人才

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机构合作,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 提高信息服务和管理人员的信息质量意识、信息商品意识、信息产业意识等等,加快建立一支能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信息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水平。通过国家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组织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短期培训,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服务,以满足农村地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七)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加强农村的利益机制、竞争机制、法律体系、价格机制、保护机制的培育,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平衡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比较利益差异,矫正农村物流、城市物流、其他行业物流发展政策的偏差。规范竞争行为,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竞争行为。反对垄断,反对价格欺诈、哄抬物价、人为压价;纠正市场定价的缺陷与偏差,防止价格过高和过低。建立与农村物流相关的风险基金制度, 主要用于因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抗因素给农村物流企业造成损失的补贴。

(八)鼓励物流企业走向农村

农村的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因此在农村开展与发展物流业务,面临规模小、基础差、专业化需求程度高、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因此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应采取优惠政策扶持物流产业与相关产业。包括减免基础设施的使用、租用费用,减少税费及其他管理费用。把重技术、重流通加工、重生产企业、重视市场的发展与重视流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共 16 页 第 12 页

搜索更多关于: 农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的文档
农村物流发展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9rqp404me2ubi97rx0s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