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2:35: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

作者:张珊珊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2-0072-01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新的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实验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提问已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节教学进程,也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教学内容、学习知识、启迪思维,更重要的是为了刺激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探讨与解决问题,使師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然后再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形成一种多向互动且开放的状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提出的问题要体现两个“符合”:要符合学科本身的知识规律;要符合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儿童的思维活动大多是从直观和表象开始的,有关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他们记忆的特点是:有无意识记到随意识记,由机械识记到抽象识记。教师熟悉这些特点,了解他们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为学生思维“点火”,“加油”,“导航”,“铺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发展。 具体地说,设计提问要遵循以下原则:

1.适宜性原则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

太深太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太浅则无思维价值,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一般控制在“跳一跳够得着”的程度。一位老师在试教《全神贯注》一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提问:“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问题提出后足足两分钟,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课堂氛围顿显沉闷。见状,老师又说:“不如我们来做一道填空题吧,(谁)全神贯注地(做什么),结果( )。”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纷纷举手,争着回答。尽管两个问题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第一种问法概括性强,没有一点提示,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显然超过了四年级学生的水平。而第二种问法则降低了难度,只要认真读了课文,就不难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明确性原则即提问要明确

意义是否明确,与提问是否适时及措辞有关,主要是提问的内容要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提问应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出发,有的放矢,让学生能有所思,确有所得。疑而不问,思维没有起点和目标;问而无疑,难以形成学生思维的驱动力;疑而过深,新旧知识无法建立适当联系,等于无疑而问。以下是两位上海老师在执教《爱因斯坦小时候》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9yfb2n0lf0h1ll01eyq0a6ri16ozy014g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