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V1-V3导联、I、aVL导联出现坏死型Q波和ST段改变,说明心肌梗死发生在: A.广泛前壁 B.下壁 C.前间壁 D.侧壁 E.后壁 5.II、III、aVF导联出现坏死型Q波和ST段改变,说明心肌梗死发生在:
A.前壁 B.下壁 C.前间壁 D.高侧壁 E.后壁 6.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最可靠的心电图依据是
A.T波高尖 B.T波倒置 C.异常Q波 D.ST-T段水平下降 E.ST段太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 7.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最大的心电图特征是
A.冠状T波 B.单纯异常Q波 C.单纯ST段抬高 D.ST段压低0.10mV E.异常Q波,ST段弓背抬高同时出现
8.心肌梗死者,心电图表现为巨大高耸T波,随后出现ST段抬高,但无异常Q波,提示该患者处于心肌梗死的
A.近期 B.急性期 C.超急期 D.陈旧期 E.亚急性期
9.某患者的心电图上出现坏死型Q波,损伤型ST段及缺血型T波改变,提示该患者处于心肌梗死的
A.近期 B.急性期 C.超急期 D.陈旧期 E.亚急性期 10.陈旧性透壁性心肌梗死哈的心电图一定存在
A.T波高耸 B.T波倒置 C.ST段下移 D.坏死型Q波 E.ST段弓背向上抬高 11.典型心绞痛发作时,面对缺血区的导联,ST段表现为
A.不变 B.缩短 C.延长 D.抬高 E.下移 12.下壁心肌梗死坏死型Q波出现于
A.I、II、III导联 B.II、III、aVF导联 C.V1-V3导联 D.V1-V6导联 E.V3-V5导联 13.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坏死型Q波出现于
A. I、II、III导联 B. II、III、aVF导联 C. V1-V3导联 D. V1-V6导联 E. V3-V5导联 14.前壁心肌梗死坏死型Q波出现于
A.I、II、III导联 B.II、III、aVF导联 C.V1-V3导联 D.V1-V6导联 E.V3-V5导联 二、填空题
1、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后,依靠该支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由于得不到血液供应而发生一系列变化,在心
电图上可先后出现缺血、 和 3种类型的图形。 三、综合题
1、患者,男,43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年,因突发剧烈胸痛急诊入院。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高尖T
波,ST段抬高,与T波相连成单向曲线。
请解答: (1)试判断该患者的可能诊断及疾病分期。
(2)该患者发病数天后可能的心电图演变特点如何? (3)提出该患者当前可能的护理诊断(3个)。
2、患者,男,54岁,查出冠心病5年。昨天突发心绞痛,含服硝酸甘油后未缓解,因疼痛难忍,自感
加重,故来院就诊。 请解答:(1)试推断该患者的可能诊断。
(2)该类疾病的演变过程如何?心电图改变具有哪些特点?
3、患者,男,40岁,体检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发现II、III、aVF导联存在异常Q波,其余无异常。进
一步问诊发现该患者有胸痛史1年余。 请解答:(1)推断心电图发现的原因及异常部位。
(2)该类疾病的演变过程如何?推断该患者所处的疾病阶段。
37
第四节 心律失常心电图
一、选择题
1.描记的心电图显示:P波规律出现,在I、II、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频率84次/分,P-P
间期0.16s;可见同一导联上P-P间距相差>0.12s。该心电图为:
A.正常窦性心律 B.窦性心动过缓 C.窦性心律不齐 D.慢--快综合征 E.期前收缩 2.窦性心动过速,多发生于:
A.老年人 B.慢--快综合征 C.睡眠时 D.发热、贫血 E.服用过量洋地黄 3.窦性心动过缓,多发生于:
A.应用阿托品 B.激动时 C.疼痛、失血 D.剧烈运动 E.甲状腺功能低下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可有以下表现,但 不出现。
A.窦性心动过缓 B.窦性停搏 C.房性心动过速 D.窦性心动过速 E.窦房传导阻滞 5.房性早搏的特点是:
A.QRS波群前后没有P波 B.QRS波群前有Pˊ波,Pˊ- R间期>0.12s C.QRS波群前有Pˊ波,Pˊ- R间期<0.12s
D.QRS波群后有Pˊ波 E.Pˊ波与QRS波群重叠不易辨认 6.以下哪一项不符合交界性早搏的特点? A.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多正常
B.Pˊ波可出现在QRS波群前,Pˊ- R间期<0.12s C.Pˊ波可出现在QRS波群后
D.Pˊ波可与QRS波群重叠,不易辨认 E.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7.哪一种异位心律其QRS波群是宽大畸形的?
A.室性早搏 B.房性早搏 C.交界性早搏 D.心室夺获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8.室性早搏有以下心电图特征,但 不是。
A.提前出现的Pˊ波 B.提前出现的QRS波群 C.QRS波群宽大畸形 D.T波方向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E.代偿间歇完全 9.以下异位心律中,频率最为快速的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 C.室性心动过速 D.扑动 E.颤动 10.以下异位心律中,心室律不规则的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 D.心房扑动(4:1传导) E.I°房室传导阻滞 11.以下异位心律中,心室律规则的是:
A.II°房室传导阻滞 B.室上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 D.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 E.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12.最为严重的致死性心律失常是:
A.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 B.室性心动过速 C.心房扑动与颤动 D.心室扑动与颤动 E.III°房室传导阻滞 13.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不包括:
A.P波消失 B.代之以大小、形态不规则的f波 C.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D.QRS波形态不规则 E.f波频率350—600次/分 14.逸搏心律属于:
A.窦性心律 B.主动异位心律 C.被动异位心律 D.并行心律 E.传导异常心律 15.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特点是:
38
A.文氏现象 B.P-R间期延长 C.QRS波群脱落
D.P波与QRS波群不相关 E.房--室呈3:2或4:3传导 16.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特点是:
A.P-R间期逐渐延长 B.QRS波群脱落 C.P波与QRS波群不相关 D.R-R间期逐渐缩短 E.P-R间期>0.20s,无QRS波群脱落 17.二度I型和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比较,以下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A.均是房室传导的部分阻滞
B.二者传导系统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危险性大致相同 C.均有P波后部分QRS波群脱落
D.I型P-R间期逐渐延长,II型P-R间期固定不变 E.以上都正确 18.高血钾时,在心电图上出现明显变化的是:
A.双峰P波 B.倒置T波 C.帐篷状高尖T波 D.增高的U波 E.QRS波低平 19.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为
A.P-R间期延长 B.可见心室夺获 C.心室率<60次/min D.宽大畸形QRS波群 E.P-P间距小于R-R间距,P波与QRS波无关 20.旁路传导可导致的心率失常类型为
A.心房颤动 B.室性早搏 C.预激综合征 D.窦性心动过缓 E.逸搏及逸搏心率 21.室性早搏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前为
A.窦性P波 B.逆行P’波 C.无窦性P波 D.提前出现的P’波 E. 无相关的P波或提早出现的P’波 22.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
A.心室漏搏 B.R-R间距逐次缩短 C.P-P间期逐次延长
D.P波与QRS波群无关 E.P-P间期逐次延长加漏搏 23.预激综合征患者最常伴发
A.心房颤动 B.窦性心动过速 C.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E.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24.下列关于室性早搏心电图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代偿间歇完全 B.可出现室性融合波 C.QRS波群前出现倒置P波 D.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E.有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25.下列关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见室性融合波 B.QRS波群宽大畸形 C.连续3次以上的室早 D.P波与QRS波群常有关 E.心室率超过100次/min 26.下列关于心房扑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心房率100-150次/min B.心房率150-250次/min C.心房率250-350次/min D.心室率<40次/min E.心室率50-60次/min 27.可见窦性P波的是
A.心房颤动 B.窦性心动过速 C.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D.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E.心房扑动呈4:1下传 28.下列关于室性心动过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律可稍不齐 B.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C.按压颈动脉窦无效 D.QRS波群宽度<0.12s E.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 29.下列关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I导联R波宽大 B.QRS波群时限>0.12s C.V1导联呈rSR’型 D.V1导联呈rS或QS型 E.V5、V6导联出现增宽的R波 二、填空题
39
1、根据性质,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分为 、 以及扑动与颤动三种。
2、心脏的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高时,连续出现 的 称为阵发性心动过速。 3、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房室传导阻滞、 和 三种。
第八章 护理病历
一、选择题
1.护理病历一般应在患者入院后
A.4小时内完成 B.6小时内完成 C.8小时内完成 D.12小时内完成 E.24小时内完成 2.因抢救危重急症患者而未能完成的护理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的
A.2小时内如实补记 B.4小时内如实补记 C.6小时内如实补记 D.12小时内如实补记 E.24小时内如实补记 二、简答题
1、简要叙述护理病历的基本要求。
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