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间的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总称 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区分 少的含义 即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如可以说,“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使用范围里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及举例 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总结并板书]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
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投影]展示下列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a.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 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c.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答案]a. 错误。改正: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和汞元素。 b.错误。改正: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错误。改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补充]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构成”,描述物质宏观组成时一般用“组成”,对应关系如下:
宏观→物质→元素→组成 微观→分子→原子→构成
[过渡]了解了元素的定义以及它的特点后,我们再来看元素的表示。“知识是无国界的”, 但各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语言和文字,若用各自的文字来表示,则给学术交流带来很多的不 便,从而也会阻碍化学前进的脚步。所以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国际上采用统一的符 号: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 [板书]二、元素符号
[阅读]请大家阅读P62资料,了解元素符号的来源。 [学生阅读后,请学生简要陈述元素符号的来源]
[陈述]1.最先研究元素符号的是道尔顿,他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但随着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符号设计越来越复杂,这种符号不便于书写和记忆,未能广泛采用。 2.现在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书写时要大写。如, 氧:O,氢:H,碳:C。
3.若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如, 铜:Cu,钙:Ca,氯:Cl。
[总结强调]第一个字母一定要大写,第二个字母一定要小写,即“一大二小”。 [板书]1.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氧:O,氢:H。 若第一个字母相同,附加第二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如,铜:Cu,钙:Ca,氯:Cl。 [过渡]知道了元素符号的写法,还应该知道元素符号的读法。 [板书]2.读法
[请同学们读出下列元素符号] C H Cu Ca N S Na
(注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读成该字母的英文读法,一定要及时纠正过来.并加以强调)
[强调]元素符号在渎的时候就应该渎成该元素的名称,而不能读成英文字母。 如,C读碳,S读硫,Cu读铜,等等。
[教师]了解了元素符号的来源,书写原则和读法,我们就要学会写元素符号。以后再遇到某种元素的时候,我们就不再写元素的名称,而是直接写它的元素符号,所以大家必须把一些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记下来,这也是今天的作业。
[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知道,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它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现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就是由这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元素用统一的元素符号表示,我们不仅要认识元素符号,还要会写、会读、会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 [布置作业]习题1、2、3、4 板书设计
课题3 元 素
一、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4.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二、元素符号
1.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氧:O,氢:H。
若第一个字母相同,附加第二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如,铜:Cu,钙:Ca,氯:Cl。 2.读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