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17:36: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共72分)

1.下列关于海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食用部分是它的叶 B.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C.经常食用,可预防大脖子病 D.它生活在海水中 2.关于裸子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B、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 C、多数能形成果实 D、受精作用离开水

3.同学们在秋游中发现山上有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这种植物属于 (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4.双受精是下列哪一类植物所特有的: (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5.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候条件往往较好,如降雨量较多,夏天也较凉爽。这主要是利用植物的何种生理作用(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6.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牛,光照6小时后,测得重为4.8牛。其重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7.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8.关于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促进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C、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D、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9.下列物质,一般不由植物体叶片上气孔进出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无机盐 D、氧

10.经研究发现,同一株植物白天的吸水量比晚上的吸水量多,其主要原因是( ) A、晚上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晚上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 C、晚上植物的呼吸作用加强,产生的水多 D、晚上植物的蒸腾作用停止 11.温带地区,大部分树木的叶片在冬季会脱落。落叶的主要意义是( ) A、使植物的呼吸作用加强 B、使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 C、使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能力加强 D、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 12.叶片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 ( )

A.保卫细胞 B.无色素的表皮细胞 C.栅栏组织细胞 D.海绵组织细胞

1

13.把一片新鲜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会看到叶片的表面产生了许多的气泡,而且实验显示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由此可以说明

A.叶片背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强 B.叶片背面的光合作用比正面强

C.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 D.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少 14.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

①选叶遮光 ②酒精脱色 ③黑暗处理 ④碘酒显影 ⑤清水漂洗 ⑥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15.在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先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

A.将淀粉运走耗尽 B.合成淀粉 C.产生二氧化碳 D.产生氧气

16.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用黑纸对叶片进行遮光,经处理过的叶片遇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 )

A.被遮光的部分 B.见光的部分C.只是叶片的边缘变蓝 D.整个叶片都变蓝 17.某人将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右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右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位里棕褐色,B部位呈蓝黑色,C部位不呈蓝黑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18.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染成蓝色的叶片做叶的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变蓝的部位是细胞中的( )

A、液泡 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

19.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 A.水分 B.光 C.无机盐 D.空气

20.养金鱼时,常常在鱼缸内放置一些新鲜水草,这些水草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鱼缸内的养料 B.增加鱼缸内的二氧化碳C.增加鱼缸内的氧气D.美化金鱼的生活环境 21.小麦中的淀粉是通过下列哪个生理过程制造的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22.A、B、C、D、四位同学到李爷爷家做客,李爷爷兴致勃勃的告诉他们,今年又是大丰收。种的萝卜、藕最大的重约5千克,冬瓜最重的二十几千克,四位同学就此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请你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 )

A.萝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则是水和无机盐

B.萝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应是二氧化碳和水

C.萝卜原材料是水和无机盐,藕是水和泥池中的营养物质,而冬瓜则是二氧化碳和水 D.萝卜、冬瓜和藕原材料主要由水和无机盐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 2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各项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着能量)+氧 B.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C.产物利用:只为生物圈中动物和人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 D.意义: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含量的相对平衡

2

24.在同一株植物上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部位摘取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同样大小的圆片,进行脱色后,用碘处理,结果是( )

A、早晨摘取的蓝色最深 B、傍晚摘取的蓝色最深

C、深夜摘取的蓝色最深 D、一样深

27.“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28.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 B.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29.图为测量动物呼吸作用的密闭实验装置,图中a为红墨水珠,b中装有NaOH溶液。随动物呼吸的进行,试推测玻璃管中的红墨水珠的移动方向是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先向右再向左移动 D、先向左再向右移动

30.在阳光下检测植物的呼吸作用,效果不明显,其原因是( ) A.呼吸作用停止 B.呼吸作用渐弱 C.光合作用停止 D.光合作用较强

31.右图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示意图。为使实验获得好的效果,实验中选用的塑料袋颜色最好是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32.如果用保鲜袋把新鲜的水果封装起来,可以大大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保鲜袋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持袋内适宜的温度B.减少水果的水分散失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减少水果的表面损伤 3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光合作用 A B C D 只在含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光照下才能进行 呼吸作用 任何细胞都能进行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34.提高植被覆盖率对保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也有重大意义。这是因为绿色植 物能通过 ( )

A.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B.光合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 C.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和二氧化碳

35.如果绿色植物大量减少,大气中急剧增加并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3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气体

36.假若“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两黑纸片没用曲别针固定在天竺葵叶片上,而是用透明胶带上下两面粘在黑纸片四周来固定,则处理后叶片上的“未变蓝部分”的面积与黑纸片的面积相比( ) A.一样大 B.大于黑纸片的面积 C.小于黑纸片的面积 D.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共67分)

37.(2分)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包含一定的生物科学道理。试分析下列诗句:

(1)“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江水变绿的原因是 。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山寺桃花晚开的主要因素是 。

38.(5分)(1)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 和有机物的运输等; (2)在水涝地中,植物受危害的原因是根的 作用受到抑制。在盐碱地中不利植物生长,原因是 。新鲜果蔬在自然状态下贮藏久了要空心,这是因为 ,所以,新鲜果蔬常要 贮藏。 39.(1分)科学家研究发现用“汽水”浇灌植物能促进植物生长,原因是“汽水”能加强 。 40.(5分)右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所示结构名称: ② ⑥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二氧化碳从[ ]处进入叶内,所需水分通过图中[ ]所示部分运输而来。

(3)叶片正面比背面颜色深,主要是因为图中 [②]所示部分含有较多的 。

41.今有一实验, 步骤如下: (每空1分,共5分)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 然后移到阳光下, 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 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 叶片逐渐由_________色变成_________色.

⑤取出叶片, 用清水漂洗干净. 然后放在培养皿里, 向叶片滴加碘液.

4

搜索更多关于: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的文档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a5q922rfs01k8300sp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