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同步强化训练专题一: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22:36: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李贽并未绝对地否定孔子及其思想,在佛寺生活期间,他谈经读佛却还供奉孔子;他反对把孔子言论的价值绝对化和对孔子的盲目迷信。这在当时( ) A.背离了传统儒家思想B.开启了清代的考证学术之风 C.推动了人们从正统儒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D.奠定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基础

答案:C。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反对盲从孔子,向传统理学思想发起了挑战,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贽的主张推动了人们从正统的儒学束缚中解脱出来,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选C项。

2.李贽讲“人必有私”,并说“势利之心,亦吾人禀赋之自然”“天下尽市道之交也”;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盖皆本也。”这两种观点都( )

A.体现了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B.表达了反对君主专制的主观愿望 C.批判了理学家们的虚假说教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答案:D。根据“人必有私”“亦吾人禀赋之自然”可知,李贽认为私心是人的本性,追求利益也是人的本性,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态度。“盖皆本也”体现出黄宗羲主张发展工商业,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要求体现。故二者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D项正确。 3.黄宗羲认为要使民富必须“崇本抑末”。所谓“崇本”,即“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所谓“抑末”,即“凡为佛、为巫、为优倡及淫巧等不切于民用而货者”,应“一概痛绝之”。这说明他主张( )

A.格物致知,提倡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 C.限制君权,提倡君臣平等D.儒礼民本,反对鬼神享乐

答案:D。“使小民吉凶,一循于礼”即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凡为佛、为巫、为优倡及淫巧等不切于民用而货者’,应‘一概痛绝之’”即反对鬼神享乐,故选D项。

4.明末思想家颜元指责“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下列观点与其一致的是( ) A.“存天理,灭人欲”B.“心外无佛,即心是佛”

C.“天下为主,君为客”D.“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

答案:D。颜元指责理学空谈义理,体现了其强调实学,故选D项;“存天理,灭人欲”体现理学思想,排除A项;“心外无佛,即心是佛”体现心学思想,排除B项;“天下为主,君为客”体现反对君主专制思想,与讲求实学无关,排除C项。

5.以下是一份不完整的某历史人物表,据信息判定此人是

姓名 籍贯 生卒年 1613—1682年 称号 思想主张 主要成就 ( ) 思想家 提出“众治”的主张,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康有为

答案:B。黄宗羲的主要思想是反对君主专制,故A错误;顾炎武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故B正确;王夫之与材料中的“众治”“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无关,故C错误;康有为是近代思想家,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错误。

6.明清时期兴起的实学思潮,把儒学经世致用的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这说明了( )

A.儒家思想蕴含着实用主义精神 B.实学逐渐成为当时思想主流 C.崇实致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D.实学对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

答案:A 由材料“明清时期兴起的实学思潮,把儒学经世致用的传统发展到了一

个新高度”可知,儒家思想蕴含着实用主义精神,故A项正确。明清时期的主流思想为程朱理学,实学并非主流思想,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实学只被一些有识之士所倡导,并未成为人们的共识,故C项错误;实学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并非彻底否定,故D项错误。

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把封建社会中“亡国”与“亡天下”作了区别,提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据此可知,顾炎武( ) A.批判传统儒学 C.提倡经世致用

B.具有民族思想 D.反对君主专制

答案:B。根据材料“把封建社会中‘亡国’与‘亡天下’作了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异姓改号为亡国,清军入关,建立少数民族政权,为亡天下,这说明顾炎武具有民族思想,故选B项。

8.顾炎武认为:“理学之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据此可知他主张( ) A.知行合一 C.回归孔孟

B.经世致用 D.民贵君轻

答案:C。据题干材料“‘《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可知,顾炎武强调回归圣人(孔孟)的儒学本源,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9.对于清代学术刘师培曾指出:“盖汉学之词举世视为无用,舍闭关却扫外,其学仅足以授徒。若校勘金石,足以备公卿之役,而不足以备公卿之欢。……欲得帝王之尊,必先伪托宋学以自固。故治宋学者,上之可以备公卿,下之可以得崇衔。”其意在强调( )

A.清代学术氛围相对自由B.明清封建制度日益没落 C.经世致用思想成为主流D.清代宋明理学仍居主流

答案:D。依据材料可知,对于清代学术刘师培曾指出,汉学举世视为无用,其学

只能教授学生而无法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要想维护封建统治就必须依托宋明理学,所以从事宋明理学者可以治理国家,还可以获得殊荣,其意在强调清代宋明理学仍居主流,故选D项。

10.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答案:C 顾炎武认为,要让百姓服从教化,改善风俗,必须先使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即让百姓生活富足,故C项正确。

11.“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这一观点反映了李贽( ) A.批判君主专制 C.主张学以致用

B.反对教条主义 D.反对儒家思想

答案:B 根据材料“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可知材料并不涉及君主专制问题,故A项错误;李贽反对把孔子的是非观强加给每个人,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是非观问题,与学以致用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李贽反对孔孟权威,但并不反对儒学,属于儒学在明清之际的新发展,故D项错误。 12.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学术上,顾炎武主张“明道救世”“引古筹今”的“实学”。学风上,他批判八股取士制度,认为“文须有益于天下”。政治上,他反对“独治”,认为“独治而刑繁,众治而刑措”。道德上,他主张“张四维、厚风俗、行己有耻”。

——摘编自张岂之《顾炎武》

材料二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社丘墟……始悔向日学之不博,见之不卓……盖天下之理无穷,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同步强化训练专题一: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a75o626ea37lyd0yjbf83hrt8bf1m008s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