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对子交流,小组讨论。 (二)学生展示、汇报
(三)老师按自学提示组织反馈全班交流 (四)总结归纳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即:V=Sh
应用公式尝试解答:完成25页做一做
(五)出示例6,(1)理清题意,学生尝试解答,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集体订正。
①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②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 答:因为502.4大于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3)总结方法 三、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第26页做一做。 2.课堂总结
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3.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28页1、2、3题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或V=πr2h
例6: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圆柱的容积,教材P27页例7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具准备:两个同样的玻璃瓶容器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怎样的?
2.求下面各圆柱的体积。(只列式,不用计算) (1)底面积是25平方米,高是10分米 (2)底面半径是3米,高是10米 (3)底面直径5厘米,高是5厘米 (4)底面周长是18.84分米,高是3分米
3.问题: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们遇到过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问题,你们还记得是怎样解决的吗?
(二)引入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三)自学提示
出示例题,理清题意后,让学生思考:
1.求圆柱容积的方法和求圆柱体积的方法一样吗?
2.瓶子不是一个完整的圆柱,能不能直接计算容积?能不能转化成圆柱?怎么转化?
3.瓶子倒置后,体积变没变,那瓶子的容积可以转化成求哪部分和哪部分的体积? (四)学生尝试列式解答 二、展示交流
(一)学生对子交流,小组讨论。 (二)学生展示、汇报
(三)老师按自学提示组织反馈全班交流
1.质疑:这个瓶子是圆柱吗?怎样求出它的容积?
2.实物演示:用两个相同的酒瓶,内装同样多的水进行演示。 3.根据学生板演,理解方法
3.14×(8÷2)2×7+3.14×(8÷2)2×18 =3.14×16×(7+18) =1256(cm3) =1256(ml)
答: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256ml。 (四)引导归纳
求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可以利用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再求容积。
三、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第27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29页第12、13题 3.课堂总结
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3.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29页8、11、13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7
3.14×(8÷2)2×7+3.14×(8÷2)2×18 =3.14×16×(7+18) =1256(cm3) =1256(ml)
答: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256ml。 教学反思:
天启之门http://www.shuhuang.cc/read_6/天启之门最新章节,txt下载,笔趣阁 天启之门无弹窗http://www.shuhuang.cc/read_6/天启之门吧,跳舞,全文阅读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和容积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圆柱的体积怎么求?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怎么求?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求圆柱的体积 S=50㎝2
学生自主练习,然后小组内交流练习成果。 师生共同小结计算公式:
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体积:V=Sh
知道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V=π(d÷2)2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