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年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7 9:55: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遇到疑惑善提问 多读多思知识多 (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1、 过渡语: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大家都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现在就看看用得怎么样了。(板书:课外活用) 2、指导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读。如:《苏武牧羊》,《王猛扪虱谈天下》、《王戎评李》、《诸葛恪添字得驴》、《白痴皇帝》、《指鹿为马》等。 (也可全班学生选择一个故事,共同阅读) 【百度视频】《指鹿为马》:http://v.youku./v_show/id_XMjk2NTc4NTE2.html 3、指导学生选做读书笔记。 书名篇名 精彩词语 精彩句子 主要内容 感想体会 4、学生结合所做的读书笔记汇报读书所得。 (学生可能会汇报故事的内容、积累的成语、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提出自己的疑问等方面来交流。) 5、指导学生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五)明确读书要求,制订读书计划。 1、明确读书要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只要同学们读完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介绍,一定可以开阔眼界,启发智慧。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 2、小组讨论怎么有效读完一本书。 明确目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坚持1—2个月读完一本书。 (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3、在扉页上制定自己的读书计划。 4、鼓励学生每周精选一篇故事,写读后感,持之以恒,做好读书笔记。 (在归纳方法的空白处补上板书:读书笔记需坚持) 【百度搜索】《上下五千年》系列读书活动:http://blog.sina..cn/s/blog_938ab6ee0100vllp.html (六)小结: 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七)作业 课后继续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书中的故事,为《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交流会作准备。 六、教学反思 由于我个人的局限性,又由于这本书的版本非常多,所以,在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没有提出更具体的阅读要求,可能使学生自主阅读时缺少明确的阅读指向,形式上仅仅停留在读故事、概述故事内容、写批注、想读后感这一简单的层面,而没有上升到更高的高度。我设想,如果在这节课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指导的话,就可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作品的文学价值、人物形象分析、优美句段的赏析等。 但如果说这节课有没有什么收获?答案是肯定的。学生的收获多,教师的收获也多。 先说学生吧。如果说课堂上的收获是一份,那么课后的收获就会有十份,甚至更多。他们不仅系统了解了读书的方法,更由于教师的引导,形成的良好的阅读兴趣,会将这本《中华上下五千年》坚持读完,作出许多读书笔记,写出一篇篇有价值的读后感。 再说教师本人的收获吧。为上好这节阅读课,我不仅查阅了许多资料,学到了许多阅读课的指导方法,而且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学到了许多知识。真是亦教亦学、教学相长啊! 课外阅读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广泛而大量的吸收各种知识,知识面宽了。同时,大量的阅读也促进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领悟和运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谭坊镇宫家小学 姓名:程元义 职称:二级教师 电话:3871530 电子邮件:qzzmcyy@163.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西郑村 程元义,男,35岁,本科,二级教师。参加工作已有15年,均担任一线教学工作,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各种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能力,充实教学,改进教学,希望有识之士多多交流指导。

2019年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上册期中试卷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a9x09a92d1jxus0hkxz44s0w0d4pn00w1y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