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小学《岭南版》第4册第11课《生动的吉祥物》教学设计 学科 美术 授课班级 二(2)班 人数42人 学校猎德小学 教师姓名 黄馨 课题 学习领域 生动的吉祥物 [设计·应用] 1. 知识目标 ①感知吉祥物的含义、特征及作用。 2.能力目标 ①能用线描平涂方法设计吉祥物。 ②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表现吉祥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以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以及个人审美取向的形象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能运用拟人法和“形”与“色”表现吉祥物。 教学难点:创作吉祥物的构思。 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启发谈话法、对比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教具:课件、吉祥物图片、示范画 学具:彩笔、勾线笔、画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1.导入新课; 观看《海宝来了》视频 ⑴你知道这位神秘嘉宾是谁吗? 2.吉祥物的含义。 3.吉祥物的作用。 思考:为什么要设计吉祥物? 1.请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吉祥物。(播放图片) 2.游戏参与 ⑴猜一猜 ⑵找一找 ⑶比一比 3.吉祥物的艺术特征。 ⑴对比分析:展示3个不同的吉祥物,比较它们的共同特征。 学生活动 欣赏视频,在观赏中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思考吉祥物的作用 (渲染活动气氛,象征好运气,代表商品形象) 1、学生介绍自己认识的吉祥物。 2、比较、探讨吉祥物的艺术特征。 3、找一找吉祥物有什么共同点?(拟人化、夸张、有主题) 设计意图 1.感知中认识吉祥物。 2.思考中体会吉祥物的含义和作用。 1.欣赏中感受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 2.通过猜一猜、找一找、比一比游戏的探究活动,学生思考吉祥物与卡通形象的不同之处,突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计划学时 1个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感知中认识 游戏中探究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4.教师示范吉祥物的设计方法 (强调形的夸张和拟人化,注意色彩对比的搭配。) 5.总结吉祥物的设计步骤。 ⑴确定主题。 ⑵选定原形。 ⑶对原形进行拟人化、夸张变形。 ⑷上色:大胆、鲜亮、明快、有特点。 实践中想象 1.请为《果果运动会》设计吉注意用线与色表现夸祥物。 张和拟人化的吉祥设计要求: 物。 ⑴吉祥物要有名字; ⑵作品要符合活动主题; ⑶要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 ⑷形象要可爱,受欢迎,有新 意。 2.老师巡视指导,鼓励大胆尝 试。 1.组织学生作品展示,进行自评、互评,并小结。 评价标准: 1、作品要符合活动主题 2、要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 (1)自评:参照评价标准评价自己的作品。 (2)互评:评评别人的作品。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体验设计吉祥物的乐趣。 学生自己设计作品,并展示作品,谈思路,充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学生个性。 体验设计吉祥物活动的喜悦与乐趣。 评价中总结 拓展中延趣 介绍吉祥物的其他制作方法。 课后延伸:学习各种1.电脑绘图法2.粘贴法 吉祥物制作方法。 3.泥塑法4.缝制法 生动的吉祥物 作用:象征好运气 特征:夸张 拟人 有主题 步骤: ⑴确定主题 ⑵选定原形 ⑶进行夸张、拟人 ⑷上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生动的吉祥物》这节课上完之后,应了其他老师对我的建议和我自身的一些经验之后,我的总结如下: 优点: 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环节设置目的性明确。 2.教态自然,语调柔顺,有亲和力。 3.作业设置符合学生接受能力,能承接上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设计。 4.对于学生回答或板演的错误,能抓住机会利用,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反思,为课堂教学服务。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5.学生展示的作品能达到教学要求,通过教学能自己设计吉祥物。 缺点: 1.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应尝试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舞台。 2.教师没有关注到每个学生,应该给多点机会给学生发言,而不是教师问学生回答。 3.评价标准太多太难,对二年级学生来说简短更好。 4.评价时间太短,老师没有进行一个较好的总结。 5.整个流程比较仓促,每个环节停留时间太短。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重新审视了自我,明白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两点: 1. 反思课堂气氛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活而不乱”。一方面,年轻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时,应尝试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舞台。另一方面,有的课堂表面看起来气氛异常活跃,但也要注意一定程度上是否忽视了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分析,是否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是否肯定是学生内化后参与的一种真实表现。 2. 反思学生反馈 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考、灵感、认知习惯参与课堂活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爆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错误。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年轻教师要善于聆听并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根源及时作出解答,鼓励其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生)出色的课堂答题,年轻教师要善于用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加以肯定与赞赏,激励其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回答或板演的错误,年轻教师应抓住机会积极利用,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反思,为课堂教学服务。 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通过反思,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夯实业务素质、积极积累教研素材、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