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综合题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8 20:21: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b__________;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上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_作用。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将___________。

(3)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①制取O2的质量是________g;

②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铁架台 A

催化 导气管撤出水面

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19.2 81.7%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图可知仪器b是铁架台;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为防止受冷温度降低水回流炸裂试管,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气管撤出水面;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节约能源、装

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4)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0g-40.8g=19.2g; ②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为x,

x=49g,

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

=81.7%。

2.数型图象是研究化学问题的一种常见描述方法,根据下列图象进行回答:

(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______ (填离子符号); (2)图二是20℃时,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 ①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 ______ ;

②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______ ;

③图三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 ______ 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

②将t2℃时,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____g a物质.

【答案】Na+、Cl﹣、H+ 开始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升温 30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根据图一,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及其过量的稀盐酸中的氢离子和氯离子,故答案为Na+、Cl-、H+;

(2)①由图2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所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不能得到相同结论,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无法判断溶液温度升高是由于哪种原因导致的;

(3)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由于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可用升温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

②将t2℃时,a的溶解度是50g,15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50g,水的质量为100g,降温到t1℃时a的溶解度是20g,因此可以析出(50g-20g)=30ga物质。

3.在实验室加热32.5g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完全反应后,把剩余固体倒入100g蒸馏水中,充分溶解,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最后结果保留0.1%)。 【答案】9.6g KCl和MnO2 13.0% 【解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图示可知固体减小的质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2.5g-22.9g=9.6g;

由于是完全反应,所以剩余固体为生成的氯化钾和作催化剂的二氧化锰,化学式分别为:KCl和MnO2;

设:生成9.6g的氧气的同时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149 96 x 9.6g

149x? x=14.9g 969.6g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4.9g×100%≈13.0%。

100g?14.9g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本题中固体减小的质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是解题的关键。

4.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流程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1)在溶解固体1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原因有__________(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节约能源

(2)若整个流程中物质的量无损耗,则最后所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为________g。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可回收得到氯化钾的质量是______。 (4)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答案】AC 5 14.9g 氯化钾固体没有完全溶解或蒸发过程中氯化钾溶液飞溅 【解析】 【详解】

(1)在回收提纯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水的用量,是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如在蒸发过程中水量太多,会使蒸发时间过长,同时也能节约能源;

(2)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做催化剂,若整个流程中物质的量无损耗,则最后所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为5g;

(3)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MnO22KClO324524.5gx149? 24.5g245x=14.9g;

(4)称得回收的氯化钾的质量比理论值小,可能的原因有氯化钾固体没有完全溶解,蒸发过程中氯化钾溶液飞溅等。

?2KCl?3O2?149x

5.二氧化硫(S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添加少量SO2,可防止其变质,但须严格控制用量,我国《葡萄酒国家标准》中规定SO2的含量250mg/L。 (1)SO2作为食品添加剂须严格控制用量的原因是______。

(2)为检测某国产葡萄酒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l 取100mL该葡萄酒于锥形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H2O2溶液,将SO2完全转化成硫酸。

步骤2 向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这种指示剂在pH<7的溶液中显紫色,在pH>7的溶液中显绿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测得锥形瓶中硫酸的质量为14.7mg。 ①步骤2中,滴入指示剂后溶液呈_____色。

②向10g 30%的H2O2溶液中加入_____g水,可稀释为10%的H2O2溶液。 ③通过计算判断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_____ 【答案】SO2有一定的毒性 紫 20 是 【解析】 【详解】

(1)SO2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所以SO2作为食品添加剂须严格控制用量,故填SO2有一定的毒性。

(2)①由步骤1、2可知,H2O2溶液将葡萄酒中的SO2完全转化成硫酸,且指示剂在pH<7的溶液中显紫色,所以步骤2中,滴入指示剂后溶液呈紫色,故填紫。 ②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10g×30%=(10g+x)×10%,x=20g,故填20。 ③解:设100mL该葡萄酒中的SO2的质量为x

H2O2+SO264x=H2SO498 14.7mg64:98=x:14.7mg x=9.6mg

1L该葡萄酒中的SO2的质量为9.6mg/100mL×1000mL=96mg<250mg,所以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故填是。

6.⑴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及氧化物。在下图中填写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填化学式)实现Ca(OH)2一步转化为CaCO3。

⑵某Ca(OH)2 样品部分变质为CaCO3 (假设其成分均匀)。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测定该样品中Ca(OH)2 的质量分数。

①配制盐酸: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_____g。 ②实验测定:

称取10.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烧杯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烧杯总质量/g 0 280.0 t1 278.9 t2 277.8 t3 277.8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③数据处理:计算该样品中Ca(OH)2 的质量分数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答案】CO2(合理即可) Na2CO3(合理即可) 100 2.2 50% 【解析】

本题考查了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认真审题,弄清表格中数据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是进行计算的基础。

(1)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是氧化物,碳酸钠是盐,碳酸是酸,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类别不相同,所以①可以是CO2或Na2CO3,②可以是Na2CO3或CO2;

(2)设: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

500g×6%=x×30%, x=100g;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80.0g-277.8g=2.2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y 2.2g

100y? y=5g 442.2g样品中Ca(OH)2 的质量分数=

10g?5g×100%=50%。 10g答:⑵①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100g。 ②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2.2g。 ③该样品中Ca(OH)2 的质量分数为50%。

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医”中。 (1)衣: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_________气味。 (2)食: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mg的维生素C,下列物质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填字母) 。

A.橙子 B.猪肉 C.面粉

(3)住:下列属于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石蜡燃烧 B.太阳能热水器 C.燃料电池

(4)行:城市交通中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5)医: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需要尽快补充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 【答案】烧焦羽毛 A B 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 C6H12O6 【解析】 【分析】

(1)根据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来分析;(2)根据营养素的主要来源来分析;(3)根据获取能量的来源来分析;(4)根据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来分析;(5)根据物质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详解】

(1)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2)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橙子中富含维生素C;猪肉富含油脂与蛋白质;面粉富含糖类;故填:A;

(3)太阳能热水器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故填:B; (4)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能节省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5)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所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

8.盐城濒临黄海,拥有巨大的天然宝库。 (1)海堤树林茂密,让人清新呼吸。

①树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_____(填化学式),放出O2,将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树林中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一种负氧离子(O2-)的一个原子团是由一个O2分子俘获了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形成的微粒,每个O2-中共含有_____个电子。 (2)滩涂花海飘香,使人流连忘返。

①鲜花的香味在空气中扩散,是大量的带有香味的分子_____的结果。

②培育鲜花的某种营养液呈蓝色,可能由KNO3、Ca(NO3)2、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配制而成,其中Ca、N的元素质量比为1:1,则该营养液中含有_____种溶质。从均衡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角度分析,营养液中还需补充_____(填元素符号)。 (3)大海资源丰富,引人不断探索。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粗盐(含少量泥沙和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小明利用如图流程进行除杂,得到精盐。

①操作1需要在____(填字母序号)中进行。 A.研钵 B.量筒 C.烧杯 D.广口瓶

②操作2的步骤为溶解、过滤、_____、结晶,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③操作3的步骤为“盐洗”(即用NaCl溶液浸洗粗盐,以溶解除去其中可溶性杂质),过

滤、烘干,则“盐洗”溶液应选用NaCl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在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选种。小明称取实验制得的精盐l6g,加入盛有84mL蒸馏水的烧杯里(实验条件下,水的密度为1g?mL-1),完全溶解。配制所得的NaCl溶液的浓度低于16%,原因是____。

⑤若利用化学方法除去粗盐中CaCl2、MgSO4两种杂质,可在粗盐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三种溶液:BaCl2溶液、_____(填化学式)溶液、Na2CO3溶液。允分反应后过滤,加入过量稀盐酸,搅拌、煮沸。

【答案】CO2 太阳 17 不断运动 3 P A 蒸发 引流 饱和 精盐不纯有杂质或未完全烘干 NaOH 【解析】 【分析】

粗盐提纯过程:溶解、过滤、蒸发,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剂量的溶剂里面,不能继续溶解溶质。 【详解】

(1)①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的过程,故吸收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放出O2,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一种负氧离子(O2-)的一个原子团是由一个O2分子俘获了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形成的微粒,氧气分子含有16个质子数,俘获了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含有17个电子,故每个O2-中共含有17个电子。

(2)①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鲜花的香味在空气中扩散,是大量的带有香味的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②培育鲜花的某种营养液可能由KNO3、Ca(NO3)2、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配制而成,呈蓝色,则含有氯化铜,其中Ca、N的元素质量比为1:1,营养液中含有硝酸钙,

Ca(NO3)2中Ca、N的元素质量比为40:28=10:7,营养液中Ca、N的元素质量比为1:

1,则含有硝酸钾,故该营养液中含有3种溶质。物所需营养元素由三种,为氮元素、钾元素、磷元素,营养液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从均衡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角度分析,营养液中还需补充磷元素,元素符号为P。

(3)①操作1是把大颗粒粗盐研磨成小颗粒粗盐,需要在研钵中进行,故选A。 ②操作2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③操作3的步骤为“盐洗”, “盐洗”的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故“盐洗”溶液应选用NaCl的饱和溶液。

④精盐不纯会带有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变小,未完全烘干,相当于将溶液稀释,配制所得的NaCl溶液的浓度低于16%,故配制所得的NaCl溶液的浓度低于16%,原因是精盐不纯有杂质或未完全烘干。

⑤化学方法除去粗盐中CaCl2、MgSO4两种杂质,加入BaCl2溶液,硫酸镁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可在粗盐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三种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

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综合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ahkr8wuek0daes3y3831emx02sb1m00vn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