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孔夫子
孔夫子是周朝鲁国的人,鲁国就在现今的山东省内。当时天下很不太平,所以他一心一意要改良社会,平治天下。他在鲁国做官,只用三个月的工夫,就把国内的风气改变了好多,鲁国也一天一天的振作起来了。后来有一国用美人计,送了好多的唱歌的女子给鲁国的宰相,宰相就无心去办正事,孔夫子只好走了。但是他还想到别国去做事,所以带了许多学生,周游各国,可惜都不能用他。他就回到家乡,一面做书,一面教学。他教了三千多学生,其中出了七十二个贤人。
1多音字组词
cháo( ) jiüo( ) xǐng( ) xiàng( ) 朝{ 教{ 省{ 相{
zhüo( ) jiào( ) shtng( ) xiüng( )
2比一比,再组词
官( ) 计( ) 做( ) 攻( ) 治( ) 宫( ) 记( ) 作( ) 改( ) 冶( )
3.组字小游戏。
木+目=相 木+( )=( ) 木十( )=( ) ( )+( )=( )
4.照样子写词语。
一心一意:
5.造句。
一面??一面??:
6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① 孔子是( )朝( )国人。 ② 鲁国在现今( )省内。
③孔子周游各国,教了( )学生,出了( )位贤人。
7 关于孔子你了解多少呢?到图书馆或上网查一查资料。
18 二十四岁的大儿童
一七三〇年冬,十九岁的俄国诗人罗蒙诺索夫离开家乡,徒步来到二千公里之外的莫斯科求学。开始,因为他不是贵族子弟,接连跑了几家学校,都被拒之门外。但是,罗蒙诺索夫并不罢休,后来他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入了斯拉夫
——希腊——拉丁学院学习。 这个贵族教会学校,全部是用拉丁文讲课,罗蒙诺索夫连一个拉丁字也不识。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嫌他不懂拉丁文,叫他坐到最后一排去。他刚刚坐在座位上,教室的小家伙们一面叫嚷一面指手划脚地说:“看呀,一个二十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啦!”(因为班上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老师的冷淡,别人的讥笑,没有使他灰心丧气,他装做没听见似的、只是用心听讲,刻苦学习。不久,他就学会用拉丁文造句。老师对他的学习成绩很满意,他的座位也就一天天向前移动,不久就坐到第一排位置上了。
一七三五年,学校选“大有希望的儿童”到彼得堡科学院学习,已经二十四岁的罗蒙诺索夫被选中了,之后又因为他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拉丁文知识,被派到德国去学习。就这样,他硬是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慢慢成长为一名具有广泛才学的著名科学家,被誉为“俄国科学的始祖”。
1比一比,组成词语
嫌( ) 徒( ) 泛( ) 谦( ) 陡( ) 眨( ) 2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补充下面的短语。.
( )的态度 ( )的科学家 ( )的才能 ( )的成功 3跟“但是罗蒙诺索夫井不罢休”中“罢休”意思相同的词是( )
A.算了 B.停止 C放弃 D.休息 4.孩子们为什么说他是“二十岁的大傻瓜”
5在千里迢迢来到莫斯科求学过程中,罗蒙诺索夫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6“就这样,他硬是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慢慢成长为一名具有广泛才学的著名科攀家,被誉为“俄国科学的始祖”。一句中,“这样”,指的是 。“硬”字在这里的意思是
7一七三五年,学校选拔“大有希望的儿童”到彼得堡科学院学习,已经二十四岁的罗蒙诺索夫能够被选中是因为( )
A他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拉丁文知识。 B他是一名具有广泛才学的著名科学家.
C.他用心听讲,刻苦学习的精神使学校老师感动,他的优异成绩使人们信服和饮佩。
D.他被认为是外城贵族的儿子、
8.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罗蒙诺索夫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9有人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请结合罗蒙诺索夫的成长经历,谈一谈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19 黑板上的解剖图
自上卫生课的第二天开始,黑板上就画有人体解剖图,标明身体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整个学期那幅图解都留在那里,不过老师从没有提起它。在最近一次测验,我们一走进教室,就看见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上面只写了一道试题:“列举人体各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 全班同学提出抗议:“我们从没学过这个。”
“这不是理由,”老师说,“那些知识己经写在黑板上好几个月了。”我们勉强回答了一些以后,老师便把试卷收集起来。“永远记住,”他告诫,“教育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
1 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 解(jit jia xia)剖 ②倔强(qiáng qiǎng jiàng) ③烟卷(juǎn juàn ) 2 照样子写词语,比比看谁写得最多!
干干净净 3.照样子,写句子。不过不能掉以轻心哟! 例:妈妈说:“快把这碗米饭吃了吧!”
(1) 说: 例:“这不是理由,”老师说,“那些知识已经写在黑板上好几个月了。”
(2) 说, 例:“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呀。”老师温和地说。
(3) 说。 4仔细读句子,选出黑体字词语合适的解释( ) “永远记住,”他告诫我们,“教育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 A宣布某种情况的出现 B把事情说给别人 C警告,劝人警惕 5通过读短文,你认为下面哪种解释比较合理? 全班同学提出抗议,是因为他们觉得( ) A老师出的题太难了。 B老师从没讲过。
C在黑板上的解剖图从来没看过。 6读一读,连一连。
也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 (1)因为你们错了, 但是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 所以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
所以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
(2)既然你们错了, 也要接受老师的批评。
就不要再和老师争辩了。
7人体解剖图画在黑板上整整一个学期,但测验时为什么学生还不会做呢
8你是怎么理解“教育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这句话的?谈谈你的看法吧!
20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了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了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似避免一切于扰。使他的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艺术超凡;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了音乐家,誉满天下,技艺卓绝。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十分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灵敏\的\灵\音序是N。( ) (2) \聋\是上下结构,拼音是。long ( ) (3)\成\的第五笔是\点\。( ) (4)\度”;是半包围结构。( ) 2.给下面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一个孩子喜欢弹(tán tàn)琴,想当(düng dàng)音乐家。
(2) 因为(w?i wai),它可以避免一切干扰,使他的精力高度专注。 (3) 他们擦干(gün gàn)了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4)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mái mán)怨命运的不公平。 3从文中找出6组近义词。
( )-----( ) ( )------( ) ( )-------( ) ( )------ ( ) ( )-------( ) ( )-------( ) 4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平\中\不公平\指什么?
5“他们擦干了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开始了什么新追求?感觉怎么样?为什么?
6,两个孩子从埋怨命运的不公平到开始新的追求,谁起了重要作用?结果呢?
7老人说:\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