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实验 离子沉淀法制备绿茶茶多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3 17:41: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实验 离子沉淀法制备绿茶茶多酚

第一部分 绿茶活性成分茶多酚的浸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影响植物有效成分浸提的因素及常见的浸提方法。 2.掌握茶叶中水分的测定方法。

3.掌握绿茶中活性成分茶多酚的含量测定方法。

二、基本知识及原理

影响植物有效成分浸提率的因素很多,浸提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其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

1. 溶剂浸提原理及影响因素

植物有效成分溶剂浸提的原理是:根据植物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无效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植物组织中溶出。当溶剂加到植物原料中时,溶剂扩散、渗透通过细胞壁进入细胞内,可溶性物质溶解,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以此为推动力使细胞内可溶性物质向溶液主体扩散,至细胞内外有效成分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滤出溶液。

影响浸提的因素,即为影响浸提速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液固两相的接触面积

接触面积越大,浸取速率就越快,一般提取速率与固体颗粒的直径的平方成正比。故物料越薄越小,浸提速率越快。但也不能太薄太细碎,否则会妨碍溶剂在提取容器内的流通,并使一些杂质成分溶解在溶液中,而且会增加过滤的难度,反而使生产不经济。

(2).主体溶液与相界面之间有效成分的浓度差

有效成分浓度差是推动浸提进行的主要因素,根据Fick第一扩散定律,浓度差越大,提取的传质推动力就越大,浸提速率就越快。

(3).材料颗粒与溶剂固液两相的相对运动

加强两相间的相对运动,可以减少固相边界上液膜的厚度,降低边界层阻力,并使液膜不断更新,从而提高浓度差,增大提取推动力,提高传质速率。加强两相间相对运动的最有效方法是在浸提设备中附设搅拌装置。

(4).提取温度

对大多数物质而言,升高温度可以加大物质的溶解度,而且根据Stokes—Einstein公式:

DAB?KT6??r (DAB为扩散系数,K为Boltzmann常数,T为绝对温度;μ为溶液的粘度;r为

扩散分子的有效半径),温度升高,溶液粘度下降,扩散系数就增大,可提高有效成分的扩散速率,从而提高提取速率。另外,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用Arrhenius型方程表示为:

??Q?,也可看出:温度升高,扩散系数增大。DAB?D0exp??(Q为活化能,T为绝对温度)

RT??但是温度太高又会使过多的杂质同时提出,或者对热敏性有效成分有破坏作用,因此提取温度不应 超出一定的范围。

(5).溶剂

溶剂对浸提速率的影响是溶剂的溶解度、亲和力、粘度、分子大小等各因素的综合影响。

2.溶剂的选择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选择溶剂,同时还应遵循下面几个基本原则:

(1).适当的溶解选择性 所选用的溶剂应对所需浸提的成分有较高的溶解度,而对其他的不需要成分有较小的溶解度。

(2).容易回收 溶剂的回收多采用蒸馏法,所以溶剂应具有适当的挥发性、低汽化热以及溶剂与被浸提有效成分之间的相对挥发性较大。

(3).适当的密度 物料与溶剂之间的密度差会影响浸提操作,密度相近,易于混合与分散,但分离较困难,混合与分离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加强提取过程的混合与分散,宜采用密度相近的溶剂进行提取,这样对提高整体的经济性较为有利。

(4).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会影响物料与溶剂的分散性与分离的难易程度。表面张力小,溶质的分散性好,但浸提液的分离较为困难。在整个提取操作中,溶质的分散性的影响最大,且不易克服,故选择溶剂时,宜选用表面张力较小的溶剂。

(5).安全性及化学稳定性 溶剂的挥发性不易过高,否则易挥发散失,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导致燃烧爆炸。溶剂本身应无毒性,且不易分解变质,不与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以保证提取成分的安全性。

3.常用浸提方法

用溶剂浸提植物有效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浸渍法

该法是将物料粉碎后装入容器中,加入溶剂浸渍物料以溶出有效成分的方法。该法在

常温下进行,尤其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及易挥发的物料,但整个过程处于静止状态,提取温度低,有效成分溶解度和传质速率小,存在着提取率低、提取周期长、提取液易发霉变质等缺点。

(2).渗漉法

该法是将经过粉碎的物料粉末装入渗漉器中,不断添加溶剂,使其渗透通过物料,自上而下从渗漉器中流出浸出液的方法。该法由于溶剂处于流动状态而形成传质浓度梯度,其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但此法存在浸取液用量大,使后续工艺分离操作费用增加,渗漉时物料颗粒易发生堵塞等缺点。

(3).回流提取法

该法是利用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进行加热提取时,采用循环冷却装置使溶剂连续回流,使植物有效成分充分提出的方法。该法溶剂用量少,提取率高,但对于受热易破坏的成分提取不适用。

(4).煎煮法

该法是将经过处理的物料,加水煮沸2~3次,使其有效成分煎出的方法。此法提取温度高,煮沸时有效成分传质效果好,故能煎出大部分有效成分。但煎出液中杂质较多,易霉变。热敏性、易挥发的有效成分在煎煮过程中易破坏、挥发而损失。

总之,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植物有效成分浸提方法及操作应以有限的溶剂量,提出最大量的有效成分,同时使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浓度达到最大值。

三、试剂与器材

(1)器材

恒温干燥箱,精密天平,721可见分光光度计,78HW-1型恒温磁力搅拌器,大型医用中低速离心机,250ml三口烧瓶,250ml烧杯。 (2)试剂

酒石酸钾钠,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茶叶中水分的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8304—87(茶 水分测定)进行。 2、绿茶中活性成分茶多酚的含量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8304—87(茶 水

分测定)进行。

3、绿茶活性成分茶多酚的浸提。

(1)绿茶经粉碎后进行筛分,选择粒径范围450μm~1200μm备用。

(2)烧瓶中倒入100ml水,加热至90℃,称取步骤(1)所得干茶末约10g,加入烧瓶,保温搅拌浸提30min左右,用双层纱布粗滤得粗滤液1。

(3)茶渣倒入烧瓶,加90℃水80ml,保温搅拌浸提30min左右,用双层纱布粗滤得粗滤液2。

(4)合并粗滤液1和2,离心(离心转速3000r/min)分离,弃去茶渣,得上清液3,记录体积。按GB8313-87分析茶多酚含量。

4、计算浸提收率。

搜索更多关于: 实验 离子沉淀法制备绿茶茶多酚 的文档
实验 离子沉淀法制备绿茶茶多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b00y3v0373j4le875m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