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故事2 前几天电视焦点节目中有个故事 有个同学他很胖成绩也不好,特别羡慕和嫉妒他们班上的另一个成绩好的同学,有天他在想什么办法让别人的成绩下降呢?(结果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叫人把好同学打了一顿进了医院,而耽误了学习,最后他家赔了许多医药费,也被学校开除了)这种心理存在这严重的不健康,是嫉妒的扭曲表现。
B故事3,挫折中成才的故事 张海迪 脚残而自强不息成为了作家等名人
在学习上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事在人为,勇往直前,尽自己的努力,老师和家长知道孩子已经努力,也就问心无愧了。
五 总结 《阳光总在风雨后》 放歌曲 大家一起) 老师讲:成长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就看我们如何面对,要学会与命运抗争,笑着完成每一次作业,笑着面对每一次考试,笑着度过每一天,让挫折成为你成长的阶梯,挫折就会为你更为精彩的人生喝彩!勇敢面对生活,有你、有我、有他,让我们共同面对。不经历风雨哪里才能见到彩虹呢。
第七课 孩子你为什么打架
知道多少次,几乎都一样对我说:“老师,孩子不乖,你打好了,他就是这样,我们没有办法,只能打。”看着他们,我想要把孩子毛病改掉,还要连同他的父母的这种错误的想法一起改掉才行。
二、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几位同学只要他们有空,就会以任何方法聚在一起,,随时随地打闹,同时,这几位同学都表现出:
(一)爱惹事,自控力差。平时管不住自己的手脚,言行举止不分时间、场合,课堂上坐不住,爱惹是生非,影响其他同学,课间常因自控力差而与同学发生摩擦,导致出现攻击行为。
(二)情绪不稳定,好冲动,时常乱发脾气。同样,这类孩子往往在家中或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或者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非打即骂。综上所述,只要学校家庭教育得当,并随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教育,应该是可以逐步改变的,能够改好的。
三、教育方式:
针对这类学生的行为特点,需要老师和家长对他进行共同矫治。 1、我作为班主任,不能讨厌、歧视这个学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思想和品德问题,粗暴地训斥、打骂、处罚,从而引起他的自卑心理,或是引起他们反抗心理,造成破罐子破摔,而是要多关心,多理解,使其感到老师的关怀而有所触动,有悔意,为教育引导打下基础。同时,也了解到,案例中的孩子的行为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受家庭不良的环境因素影响。一种是父母经常在外,还有一种是父母离异,没有
尽教育的责任,父或母偶尔回家听到老师“告状”,对孩子不是辱骂就是棍棒相加。针对他的情况,我实施了一些干预措施。我同他父母进行了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应辱骂、踢打的教育方式。另外,我还要求他的家长禁止孩子玩电脑游戏等等,帮他分析,提高他辨别是非的能力。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多次进行家访,汇报孩子在校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家的活动情况。
2、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破坏班纪律,造成班级被扣分了,我就利用晨会课,告诉他和同学,他的行为影响了全班的荣誉,也让他明白,要遵守纪律,同时我也让全班同学都关心他,安排最好的学生与他同坐,一有进步就表扬,使他对自己有自信心,使他在大家的善意帮助下,在众多的榜样示范下,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3、适当的进行心理辅导。可以去医院或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进行心里辅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适当的时机进行行为动机等的心理辅导,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其知其礼,守其行。有时对老师,对家长不能说的话,可以对心理辅导师说,加强辅导的针对性。
外国一位哲学家曾有一个木桶理论,用长短不一的木板箍成一个木桶,当你倒进水后,水会从最短的木板处流出来。中国也有一句话:“人生十指有长短,一母同胞有愚贤。”是呀,一个班级中总有这样那样的人,只有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关心每一个孩子,相
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方法的,上述案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例中的孩子,经过我的努力,以及他父母的帮助,终于从一个个问题孩子变成了能够基本管住自己的行为,虽然他偶尔还要“手痒”,但是他真的变了,变好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