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8:22: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学校: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实习目的和任务

进行地质学实习是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将理论

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对实际情况形成一定的认识。野外实习使我们对自然界中基本的地质情况有所了解,并形成一定认知理论,使我们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能更好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

这次基础地质实习地区是梅县阴那山和清凉山,阴那山位于广东省梅县雁洋镇,其东南为大埔县英雅乡,距梅州市区40多公里,是梅州首屈一指的胜景名山,人称粤东群山之祖。实习时间是5月16日——24日,完成对其地质构造的观测,观察分析实习地点的主要岩石的岩性特征、岩层特征、断裂构造及褶皱构造的特点、岩性及断裂构造等对地貌形成发展影响。收集岩石标本、测量岩石的走向、倾向、倾角等地质数据。

第二节 地理概况

阴那山位于粤东梅州市境内,自古以来为粤东名胜,1985年

被批准建立广东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4.3平方公里。组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资源。1989年批准为广东省及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主要以山岳风光、森林风光、宗教圣地和客家民俗风情为特色。阴那山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北回归线附近,地理位置为24°30'~23°24'N,115°40'~116°25'E,面积为6.6平方公里。阴那山脉为一列北东―南西走向的山脉,相对高度差

2

达1000m,海拔高达1298m。阴那山为褶皱断陷山,大部分山峰在700m左右,超过千米的山峰有五指峰(1297m)和铜锣湖(1017m),其中五指峰为梅县最高峰。

阴那山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较温暖,年平均气温为2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1.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8.1℃,冬有霜冻。年降雨量1500mm,多集中下半年,4~9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5%,干湿季节比较明显。

阴那山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带。地带性土壤

为赤红壤,由于海拔较高,向上依次发育着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草甸土等类型,土层厚度多为50~150cm,质地以中壤为主,PH值在4.5~5.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5%~9.5%之间。

阴那山地区的主要岩石为长石砂岩,但大多数都已经受变质作

用为石英砂岩,阴那山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多垂直节理和断层,主要有两组北东—西南走向的断裂构造,使阴那山形成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地,整个地势呈东陡西缓、东部的断崖陡坡,坡度可达70°以上、西部坡度多在30°~40°之间,由于岩性复杂多样,在外力的侵蚀作用下,发育了多种地貌形态。

该区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山麓到山顶依次为:赤红壤、山地红

壤、山地黄壤和山地草甸土。赤红壤主要分布于海拔400m以下的山地下部,在保护区范围内面积不大,其特征是土层深厚、层次分化明显,一般在1~1.5m以上,但由于人为活动较频繁,植被破坏较严重,有机质层较薄,一般在10cm左右,有机质含量低,约为1.0%~1.5%。

3

山地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400~800m山坡上,土壤质地为中壤至重壤,土层较为深厚,一般在1m以上,层次分化明显,但因海拔高度、人为活动等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在海拔400~600m之间的山地红壤,人为活动较大,以中有机质层为多,通常为13cm左右,有机质含量为3.0%左右,在海拔600~800m 之间,人为活动影响较为轻,以厚有机质层居多,通常为18cm左右,有机质含量为8.5%。山地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000m之间的山坡,成土母质为砂页岩,一般土层较厚,为50~80cm,表土层也较薄,为10~15cm左右,质地轻壤至中壤,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可达3.5~4.5%。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上旳山顶及山脊,土层浅薄,表层土常有2~5cm 的枯枝落叶层,呈半腐解状态,土壤质地为轻壤至中壤,团粒结构明显。

该区植物种类组成比较丰富。据统计,阴那山计有维管束植物

654种。森林植被覆盖率为92.5%,主要植被有马尾松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外貌终年常绿,有少量树种为冬季落叶。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生活型是植物在一定的生境条件下长期塑造作用反映出来的形态适应特征。阴那山植被的垂直结构依其群落类型有所差异。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海拔600m以上,随着气温下降,乔木层只有两个亚层。针叶林的结构相对简单,乔木层主要由马尾松组成,高度在10~15m,草本层多为铁芒箕和芒草等。按阴那山的生态环境其自然植被应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由于人类长期活动的干扰,原始植被几乎破坏殆尽,现存植被属于次生林。植被状况特点是,次生灌草从面积大于森林面积,针叶林面积大于阔叶林面积,目前阴

4

搜索更多关于: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1 的文档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ba9y4loaq208bi78dp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