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检测卷: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
程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一、选择题:(共24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西方科技史专家丹皮尔指出:伽利略“把吉尔伯特的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与数学的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因而发现、并建立了物理科学的真正方法”。这里的“真正方法” ( ) A.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为“日心说”的提出提供了依据 C.奠定了近代科学实验的基础 D.成功对自然界的规律进行了总结
2、针对“地圆学说”,清朝士大夫杨光先说:“若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是一个大圆球……球上国土之人之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竞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 ) A. 经典力学理论 B. 相对论 C. 生物进化论 D. 量子论
3、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1824—1887)曾说:“物理学已经无所作为,往后无非在已知规律的小数点后面加上几个数字而已。”下列能够证明这一说法错误的是( ) A. 经典力学体系 B. 电力的广泛应用 C. 相对论的提出 D. 两弹一星的问世
4、“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上述认识产生是由于( ) A.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C. 普朗克量子力学理论的问世 D.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
5、《新全球史》在评论某一项成果时写道:“一个清楚明白的宇宙已经消失,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全新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现实或真实仅仅是一系列精神概念。”这个“科学成果”是( )
A. 亚里士多德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 B.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C. 牛顿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6、从理论上来说,虫洞(一种假说,是指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不仅可以切割空间,还能切割时间。近期,有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发表文章,提出了利用虫洞或可能穿越回过去。其可能利用到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1 / 12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检测卷: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
程
A.相对论 B.量子论 C.牛顿力学 D.太阳中心说
7、“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 )
A. 经典力学的建立 B. 进化论的提出 C. 相对论的诞生 D. 量子论的形成
8、“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被发现的理论的意义在于( )
A.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B.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C.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9、“黑体腔壁由无数能量不连续的带电谐振子组成,它们所带的能量是一个最小能量单元的整倍数,这些带电谐振子通过吸收和辐射电磁波,与腔内辐射场交换能量。”下列与这一理论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理论的提出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B.该理论指出时空的性质跟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有关 C.该理论与“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基本一致
D.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典力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不足
10、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再次证明,爱因斯坦至少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实验显示,被爱因斯坦质疑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在量子力学中又称为“量子纠缠”)的确存在,并为其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一发现证明,在特定条件下,信息在空间中两点之间的传递速度是有可能超过光速的。上述材料表明( )
A. 科学研究中证据比权威更加有力 B. 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持否定态度 C. 物理学的发展主要依椐科学实验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已经过时
11、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应是( ) A. 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 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C. 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D. 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2、某书给当时社会带来的是霹雳般的震荡,像一颗炸弹一样投到“神学阵地的心脏上”,教会势力和老派学者攻击它是“恶作剧”,违背了上帝的启示,是一部“魔鬼的圣经”。这
2 / 12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检测卷: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
程
本书是( )
A.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物种起源》 C. 《九十五条论纲》 D. 《共产党宣言》
13、有学者认为:“达尔文彻底完成了哥白尼式革命:他为生物学带来全新概念,将自然世界看作一个运动中的有序物质体系﹣﹣人类不需要借助任何超自然力量,就可以解释这个概念。”这一认识是基于达尔文的研究( )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竞争意识
C.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D.用证据解释了物种的进化
14、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被誉为“震撼世界的十本书之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主要是因为它( ) A. 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 改变了人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对上帝的信仰 C. 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 D. 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
15、 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 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英国最初的工厂大都建在河流和山谷附近,后来工厂开始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城镇迁移,向各行各业扩展。促成这一变化的关键条件是( ) A. 珍妮机的问世 B. 电力的广泛应用 C. 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D. 交通工具的革新
17、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3 / 12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单元检测卷: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
程
C、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18、 “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王觉非《英国近代史》)这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 A. 哈格里夫斯 B. 瓦特 C. 爱迪生 D. 贝尔
19、1860年,斯旺制成了一个碳丝电灯,遗憾的是他未能获得使碳丝保持长时间工作的良好真空环境,直到1878年,英国的真空技术发展到合乎需要的程度,他才发明在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并且获得英国专利。上述史实告诉我们( )
A. 技术成熟是科学发明的重要条件 B. 专利保护对发明创新必不可少 C. 真正伟大的发明必须走人百姓家 D. 斯旺才是电灯泡真正的发明者
20、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技术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
A.减轻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 B.密切了世界各地的交流联系 C.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D.提高了当时工人的社会地位
21、日本科学史专家汤浅光朝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和一定时段内的科学成果数超过全世界科学成果数的25%,这个国家在此时段内可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以下是他对近代以来科学中心转移顺序的研究。根据你的判断, 国家 ① 德国
表中数码代表的国家依次应为( )
A. 意大利、西班牙、英国 B. 英国、德国、美国 C. 意大利、英国、美国 D. 西班牙、德国、英国
2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段 1540-1610年 1810-1920年 国家 ② ③ 时段 1660-1730年 1920-2000年 国家 法国 时段 1770-1830 4 /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