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
0.5 分,共 50 题) 开放
C 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A
改革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主题是(
B
)
D
建设
答案: C
2、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 A
马克思主义
) C
B
列宁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D 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 A 3、( A
答案: C
科学发展、
)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B
社会和谐
C 科学发展、 社会和谐
D
坚持改革
4、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为( A 主体 答案: B
B
)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主题
C
主线
5、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
全体党员
)。
B 统治阶级集团 D 工人阶级
C 最广大人民群众 答案: C A
6、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
根本目的
C 主体
答案: B
),回答了怎样发展和发展“依靠谁”的问题。
B 根本动力 D 依靠力量
7、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 A 根本目的
答案: A
),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的问题。
B 根本动力 C 主体
)
D 依靠力量
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答案: B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9、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
A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 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 答案: C
B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D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是邓小平理论的各种理论观点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答案: C
11、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这是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B.具有落后性、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C.具有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答案: B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过程特征中,
揭示其主要矛盾, 是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
本路线的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两个基本点之间的矛盾
C.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答案: D
1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答案: A
14、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是: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 C
B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5、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形成了 A 、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答案: C
A 、长期的基本国策 答案: A
A 、解放生产力标准 答案: C
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16、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
B、当前的权宜之计
D、实现现代化时期的政策
C、达到小康时期的政策
17、 1992 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 C、“三个有利于”标准
()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
B、姓“资”姓“社”标准
D、提高综合国力的标准
18、改革开放是 ( )
A 、彻底改变我国的基本制度 C、对原有制度的修修补补 答案: B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9、改革开放只所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最根本的就在于它对 放作用
A 、生产力 B、经济体制 C、人的思想 D、社会体制 20、中国的改革是从 (
( )的解
)开始起步的。
A 、沿海 B 、城市 C、内地 D、农村
答案: D
21、(
答案: A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A 生产发展 B 生活宽裕 C 乡村文明 D 管理民主
22、( A 生产发展 答案: A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B 生活宽裕
C 乡村文明
D 管理民主
2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是( A 富裕农民 答案: C A 资本 答案: C
)。
B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D 增强农村的发展后劲
C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24、按劳分配主体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分配。
B 技术
C 生产要素
D 管理
25、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统筹( A 经济社会发展 答案: B
)的重大举措。
C 城乡发展
B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 区域发展
26、新型城乡关系的特点是建立以工补农、 A 工农互动 答案: D
(
)、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D 城乡互动
B 城乡交流
C 城乡和谐
27、新型城乡关系的特点是建立以工补农、 A 工农互动 答案: D
(
)、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D 城乡互动
B 城乡交流
C 城乡和谐
28、循环经济的核心是( A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答案: B
)。
B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 节约资源
D 发展清洁生产
2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 党的领导 答案: D A 多党联合专政 答案: B
)。
B 民主集中制 C 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D 人民当家作主
30、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
)。
B 无产阶级专政 C 共产党领导下的联合专政
D 对敌对分子的专政
31、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A
)。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2、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是( A 坚持政治协商 答案: B
)。
B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 坚持八字方针
D 坚持十六字方针
33、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是( A 坚持政治协商
)。
B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C 坚持八字方针
D 坚持十六字方针
)。
答案: B
34、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协等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B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共产党和人民政协所作出的决定必须征得人民代表大会的认可后方能实施 D 人民代表大会同共产党、人民政协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答案: 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