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安陆一中2019届高考高三8月月考题
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 ) A.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B.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C.政治权力依据血缘亲疏 D.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
2.据史料记载,秦代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代( )
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 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 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 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
3.唐朝后期,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唐文宗曾说。“去河北贼(指藩镇割据)非难,去此朋党实难”。唐代朋党之争( )
A.客观上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变动 B.具有近代政党政治的雏形 C.是中央与地方斗争的必然产物 D.推动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
4.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说道:“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材料可以反映( ) A.满洲文明源自先秦时的中原 B.清初依然存在文化冲突 C.儒家仁政思想惠及大江南北 D.民族认同成为朝野共识
5.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上述现象( )
A.导致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B.促使新兴阶层的发展壮大 C.标志新的社会制度诞生 D.抑制了大土地所有者产生
6.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农具较少改进,有所创新的多是适应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的细小农具,元代王祯《农书》早有记载的一些大型高效农具十分罕见。失去两汉或唐宋那种新器迭出的蓬勃发展气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工商业发展的冲击 B.精耕细作不被重视 C.自耕农经济占主导 D.劳动力的密集投入
7.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自汉至宋形成了与欧洲城市完全不同的坊市制。宋以后虽然坊市制的封闭状态被打破,但在重要的城市仍保留了官民居住区分开的格局,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清代。这说明坊市制( )
A.具有较浓厚的等级色彩 B.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 C.有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D.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转型
8.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是法家的主张;汉代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这一思想才逐步融入儒家思想之中。这一变化表明( )
A.儒家力图适应政治需要 B.商人势力威胁汉代的政治统治 C.农民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D.法家思想逐步成为儒学的内核 9.无论是晋代谢氏的家训,还是明清时《朱子格言》处世治家的劝诫,亦或是曾国藩的“八本”“八字”的训导,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这表明“家训”的主旨是( )
A.强化血缘纽带,维护宗族特权 B.规范家族行为,追求政治平等 C.凝聚家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D.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10.图8
明清时期通俗小说的读者有两类:直接读者和间接读者。图8为直接、间接读者与通俗小说传播方式。由此可知( )
A.明清通俗小说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 B.间接阅读是小说传播的主要方式 C.社会上层阅读小说侧重于版籍传播 D.通俗小说为明清时期的主流文学
11.在雅典共和国最繁荣的时期,公民总数从30,000人降至21,000人。而罗马共和国末期,公民的人数从公元前86年的463,000人,增加到了公元前70年的900,000人。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罗马政治制度比雅典更灵活 B.共和制只适应小国寡民国家 C.罗马不再实行直接民主政治 D.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广泛 12.古希腊城邦建立之初所征服的本地居民,原来是依附民或农奴身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人力的缺乏,必定使他们上升到了自由民的地位。这些自由民,连同希腊本土来的新移民,构成城邦的非贵族的平民大众。这表明( ) A.城邦公民权利对外邦人开放 B.殖民运动促成了希腊的政治共同体 C.城邦民主改革加速民族认同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催生了新秩序 13.下列表格归纳了古希腊著名思想家的出生地及其思想贡献。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思想家 出生地 思想贡献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古希腊阿布德拉城 苏格拉底 古希腊雅典城邦 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 芝诺 古希腊埃利亚城邦 人生而平等 A.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维方式 B.古希腊城邦公民兴趣广泛 C.政治体制左右人的思想观念 D.西方的人文精神逐渐形成
14.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 ) 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 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 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15.19世纪中叶前后数十年间,欧洲各个国家都出现了政党组织。到19世纪末,宪法议会和政党已经成为全欧洲共同的政治现象。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欧洲( )
A.资产阶级异常活跃 C.民众参政意识增强
B.工业化进程加快 D.代议制逐渐完善
16.1787年5月,在美国费城会议通过了“同意新的法案需要获得13个州中的9个州的批准才能生效”,进而从事实上改变了独立战争后“只有所有州一致同意才能修改《邦联条例》”的规定。这一变化( )
A.直接确立了共和政体 B.利于改变松散邦联体制 C.促进地方权力的加强 D.推动了美国法治的建立
17.英国在1867年扩大选举权后,仍旧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获得这种权利。而德意志在帝国成立的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这显示出德国( )
A.政治民主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 B.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 C.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 D.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18.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等思想家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回顾人类曾经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对人类未来发展潜力的探讨上,人文主义与当时兴起的世俗之风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世俗之风的紧密联系意味着人文主义( )
A.号召人们追求现实世界的物质利益 B.倡导精神世界的信仰与永生 C.深刻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现实需求 D.明确提出反对基督教的要求 19.伏尔泰盛赞牛顿是真正伟大的人物。他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这表明他( ) A.反对专制提倡民主 C.主张共和倡导由
B.尊重科学反对迷信 D.崇尚理性否定权威
20.据《剑桥欧洲经济史》,在1795年,英国最著名的铁工开办费也只有几千英镑。但20世纪初,英国沃尔金顿钢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230万英镑。这一变化(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