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早期体重平均月增长0.9~1.8kg。
2.孕中、晚期体重平均月增长1.4~1.8kg(每周约0.4kg)。
3.正常妊娠全程体重平均增长9~13kg。孕妇体重增加与胎儿体重增加呈线性相关。
4.孕期孕妇体重增加低于9kg者,易出现低体重儿。 (二)妊娠各期孕妇的饮食特点:
1.孕早期:此期内孕妇易感感不适,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酸多等,此阶段膳食中
应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及无机盐、易消化的清淡食物——谷物、蔬菜及水果为主,适量补充叶酸、糖,少用味精、糖精及食用色素等。
2.孕中期:胎儿各器官、系统处于奠定基础和迅速发育阶段。重点要加强营养,食物要以乳
制品、瘦肉、蛋类、豆腐、青菜、水果为主,脂肪不宜过多。
3.孕晚期:胎儿体重增加最快,骨骼发育、皮下脂肪贮积,所以此阶段除了摄人定量的碳水
化合物、蛋白质类食物外,应适当增加脂肪性食物,特别要补充一些钙、铁、磷等无机盐,如动物肝脏、骨头汤、海鲜等。
(三)孕妇缺乏营养所致影响:
1.对孕妇影响:可引起营养性贫血(缺铁性和巨幼红细胞贫血)、骨软化症、营养性水肿及对传
染病抵抗力降低。
2.对胎儿影响:可出现低体重儿、早产、胎儿脑发育受损,围生儿死亡率增加,叶酸缺乏可
致胎儿神经管畸形。 第二章 正常分娩处理常规 一、入院常规 (一)询问病史:
1.孕产次,末次月经,预产期。
2.子宫阵缩情况及阴道流水或“见红”时间和性状。
3.通过“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内容,了解此次妊娠经过。如早孕反应,有无异常阴道流血及
其他异常症状的起止时间和处理,近期有无盆浴史及性生活史。 4.既往有无心、肺、肝、肾等疾患,以及高血压、出血性疾病和手术、过敏史等。
5.家族史、月经史与婚姻简史,以及生育史,应询问有无不良妊娠、分娩史及既往分娩时间、
经过、产后恢复情况等。 (三)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身高、体重及水肿等情况。
2.产科检查:四步诊法了解胎方位、胎先露,估计胎儿大小,听取胎心音,再次骨盆外测
量。
3.肛门检查:了解宫颈容受程度、宫口扩张、宫颈位置,软硬度,胎先露及位置高低、胎膜
是否破裂,估计分娩时间,同时了解中骨盆及骨盆出口情况。如阴道出血较多疑前置胎盘者禁止肛查。
4.宫缩间歇期听胎心,注意胎心音强弱,是否规则。正常胎心120~160次/分,>160
次/分或<120次/分,提示胎儿窘迫,应采取抢救措施。 5.清洗外阴,并根据阴毛多少决定是否剃去。 6.是否做肥皂水灌肠应视需要,已不作为常规。 二、产程处理
(一)第一产程处理:第一产程初产妇平均16小时,经产妇6—8小时。此期主要是观察宫口扩张、先露下降的情况及胎心变化做好记录。
1.一般处理:
(1) 在临产初期如胎膜未破,可自由行走活动,但有并发症以及临产后胎头仍高浮者应注意卧
床休息。
(2) 鼓励少量多次进食,以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为主,摄人足够水分。对不能进食者应静 脉补充能量。
(3) 宫缩紧时不应去厕所排尿,密切观察产妇排尿情况,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而影响胎头下降致阻碍产程进展,必要时应予导尿。
(4) 每天测量体温、脉搏2--4次,如体温38C以上则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并及时找出发热原
因后积极处理。
(5) 测血压:应4~6小时测量一次,如发现血压升高,应增加测量次数,给予相应处理。
2.产程观察、检查和记录:
(1) 临产标准:规律宫缩在10分钟内2次以上,持续30秒以上;宫颈管容受、宫口进展性扩
张,伴先露下降。宫口开大2cm后开始绘制产程图。
(2) 子宫收缩:检查者应将手轻按产妇腹壁观察宫缩的间隔及持续时间和强度,不应根据产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