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夯实母语基础,坚持“一主四辅双语教学模式”,实现跨文化学习
作者:南红花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01期
2009年延边朝鲜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研讨会以来,东山小学把双语教育当作提升朝鲜族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和促进朝鲜族教育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坚决贯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关于在全州朝鲜族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双语教育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民族联校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深化语言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大胆尝试部分非语言学科的双语授课实验,积极开展有效的语言交际活动和文化联谊活动,科学优化语言环境,得到了新的尝试,现将东山小学近年来的作法和体会汇报如下,与会共享。 一、深刻领会“一主四辅模式”内涵,紧密结合校情,明确双语教育改革思路
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民族学校办学时时刻刻离不开双语教育的研究和实施,这是民族教育的特性而决定的。同时,双语教育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不同时期学生的发展需求,不同时期家长和区域社会期待值的变化,我们的双语教育的主题研究也相继发生着变化。
我们认为实施双语教育要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根据师生的基础和实施水平科学运作;根据学校的不同环境和有效资源而审定内容和方法方式。为此,我们根据东山小学实情,明确认识,确立了以下几方面的运作思路。
一是近年来朝鲜族学校双语教育实施水平的提升,使朝鲜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及满意。但是,相比之下,反而我们的孩子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的理解和了解,以及掌握和运用却日况愈下,值得忧虑和深思。为此,必须夯实母语基础,确立母语在双语教育实施中的基础地位,在坚实的母语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母语教育撼动不得,必须深化加强,尤其首当其冲的是朝语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
二是民族学生内质品位的打造和外在修养的养成,应从民族文化教育来完成。因此,必须以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来注入朝鲜族学生的民族情怀,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更是在行为方式上饱含民族元素,并在朝汉民族学生的相互文化沟通中相互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外在表现,融入到民族文化的大花园,创建和谐的民族语言生活和文化生活,继而促进民族大团结。 三是东山小学是民族联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双语教育资源优势和良好的语言环境。因此,我们集中精力积极开发和利用有效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民族文化、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活动,提供学生朝汉两种语言运用能力的机会和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