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建模分析,即建立数学模型,用以分离影响因素,研究观测物理量变化规律,进行预报和实现安全控制.常用的数学模型有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 3.该项目完成后,提供给甲的成果应包含哪些容? 项目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如下: (1)技术设计书和测量案. (2)监测网和监测点布置图. (3)标、标志规格及埋设图. (4)仪器的检校资料.
3.该项目完成后,提供给甲的成果应包含哪些容? 项目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如下: (5)原始观测记录.
(6)平差计算、成果质量评定资料. (7)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分析和预报成果资料. (8)变形过程和变形分布图表.
(9)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的技术报告. 第七题
7某测绘单位承担某商住楼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楼位于城市的中心区,设计楼层14层(含地下2层),楼高约50m.本建筑的变形监测等级为三等. (1)已有资料: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城市地坐标系);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985高程基准);其他相关资料.
(2)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0.5″级全站仪一台套;ds05型水准仪一台套.
专业资料
.
[问题]
1.该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项目有哪些? 2.简述该建筑的变形监测精度要求. 3.简述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法. [参考答案]
1.该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项目有哪些? 该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监测项目有:
(1)建筑基坑监测项目:①基坑围护墙(坡)顶部的水平位移监测与沉降监测;②基坑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③基坑地下水位监测;④围建筑物沉降监测和裂缝监测. (2)建筑主体监测项目:①建筑主体沉降监测;②建筑主体水平位移监测. 2.简述该建筑的变形监测精度要求
-该建筑的变形监测等级为三等,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规定三等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为:
(1)变形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1.0mm. (2)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5mm.
(3)水平位移监测的变形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6.0mm. 3.简述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法
-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包括基坑围护墙(坡)顶部的水平位移监测和基坑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1)基坑围护墙(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法:
-精密全站仪配合棱镜采用极坐标法测量监测点坐标,测点采用强制对中,以减少对中误差; -视准线法观测.
专业资料
.
(2)基坑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可通过测斜装置观测,在围护结构或基坑附近的土体中预埋测斜管,用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侧向位移.
若以测斜管下部管端为相对基准点时,应保证管端嵌入到稳定土体中; 若以测斜管上部管口为相对基准点时,每次观测均应测定管顶的水平位移. 观测点精度不宜低于1mm.
专业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