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7:07: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一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五色交辉( ) ⑵晓雾将歇( ) ⑶夕日欲颓( ) ⑷沉鳞竞跃 ( ) (5)念无与为乐者( ) (6)遂至承天寺( ) (7)怀民亦未寝( ) (8)相与步于中庭( ) (9)四时俱备 ( )

(10)月色入户 ( ) ( 11)庭下如积水空明 ( ) (1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 (13)沉鳞竞跃( ) 二 选择题

1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3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策之不以其道 B寻张怀民 未果寻病终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D沉鳞竞跃 锦鳞游泳

三 翻译句子

⑴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其者

(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6)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7)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8)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四 默写题 1.《答谢中书书》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1

2《答》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3.《答》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4.《答谢中书书》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5“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答谢中书书》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五 简答题

7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答: 8.“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9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10《记承天寺夜游》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

11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均 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12甲乙两文在描写山和水时都抓了其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山的( )和水的 ( ) 。

13从内容看这两段文字都有景物描写,甲文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地热爱,但作者的心绪不同。《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堪称隐居的仙人,《记承天诗夜游》的苏轼是受贬谪的闲人,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谈谈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人?

我要做积极乐观的人,无论是仙人还是闲人,都纵情山水,逃避现实,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勇于实践,与时俱进,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一份力量。

2

搜索更多关于: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 的文档
答谢中书书中考试题集锦(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couq1bppo2xc786bdo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