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执书仰读。
14.从体裁看,这是一首 (1分) 15.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的首句描写了高亭云笼水绕的美丽景色。 B.第二句诗人把高亭看成自己颐情养性的地方。 C.颈联写诗人因内心寂寞冷落而愿与云影共游。 D.尾联运用反问,是为表达对自己生活的满意。 16.自选一个角度,试对本诗的颔联进行赏析。(4分) 14.(1分)七言律诗 15.(3分)C
16.(4分)(可以从寓情于景、动静结合、动词的运用、视听结合等角度进行赏析)答案示例:诗人写自己坐在屋内饮酒,窗外的青山倒映在酒杯中,随着酒杯的摇动而层层叠翠。屋外秋雨阵阵,那清晰的雨声穿窗而入,传递着秋的消息。诗人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秋天的景色,又从听觉的角度写秋雨的声响,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表达了内心闲适之情。 徐汇区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5题。(8分)
[中吕]普天乐? 西山夕照
元.徐再思
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鸥鹭栖,牛羊下。万顷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凝烟暮景,转晖老树,背影昏鸦。
【注】西山:又名洞庭山,位于吴江县(今苏州市)境内的太湖中。 13.下列对本作品体裁的称呼,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乐府 B.曲子词 C.散曲 D.北曲
14.下列对本作品景物描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前四句写景由高而低,色彩分明,每句构成一幅图景。 B.“鸥鹭”、“牛羊”句由静而动,以鸟雀归巢衬牛羊归牧。 C.“万顷”句从两岸写到水面,由远而近,色调由冷而暖。 D.“水晶宫”句描摹出夕阳投射出水面的动态,由实而虚。
15.对画线句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的不同意境作赏析。(5分)
注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分)B (2分)A
(5分)答案示例:《秋思》中“老树”“昏鸦”是漂泊“天涯”之人眼中的意象,在落日黄昏的背景中营造了萧瑟、凄冷的意境,将“断肠人”孤寂悲苦的情思形象化;本曲画线句描绘了在暮霭背景中,夕阳在树影间移动,为树梢上的乌鸦勾勒出明亮的轮廓,乌鸦安栖树梢,营造出恬静优美的意境。 杨浦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开成二年,杜牧任监察御史,得知弟弟患眼病,寄居在扬州东北的禅智寺。杜牧赶去扬州给弟弟治病,病没治好,但假期已满。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他毅然放弃官位留了下来,此时写了这首诗。
13.杜牧与 并称为“小李杜”。(1分) 14.对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颔联“青苔”、“白鸟”以冷色调从视觉角度来渲染气氛。 B.颔联“满”字写出青苔之盛和游人之多,极言繁盛之象。 C.颔联“故”字,运用拟人手法,小鸟徘徊,增环境之凄冷。 D.颈联“下”字极富动态,内含夕阳西下时的伤感落寞之情。 15.此诗首联和尾联的写作手法有相同之处,请对此进行赏析。(4分) 13.李商隐(1分) 14. B(3分)
15.通过听觉“蝉噪”和“歌吹”,以动衬静。“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冷寂;“歌吹”以乐衬哀,以歌舞升平的扬州来反衬禅智寺的冷清。反衬手法更强烈地表现出诗人在生活境遇和官场不顺情况下的郁闷孤寂之情。(4分)
(手法:反衬,能结合手法详细分析首联尾联各1分,作者的情感1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