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一、选择题
1.世界上居住在城市的人有 ( ) A.少数 B.大多数 C.约有一半左右 D.极少数
2.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多选) ( ) A.土壤肥沃,适于耕作 B.地形平坦
C.自然资源丰富 D.水源充足(井泉,湖滨,河畔)
3.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 ( ) A.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 B.高山地区
C.荒原地区 D.冰原地区
4.关于乡村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乡村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 B.乡村的居民就是从事放牧
C.乡村的居民主要从事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D.乡村的居民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5.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城市和乡村景观没有差别
B.城市里有很多池塘,种了很多果树
C.乡村里有很多车辆、商店、学校,道路纵横交错
D.城市里有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医院、学校……道路纵横交错,车辆很多 6.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 ( ) A.山谷里和河流两岸
B.土壤肥沃,适于耕作的地形平坦的地区 C.十分炎热的森林里 D.交通闭塞的地方
7.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 ( ) A.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 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 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少 D.气候终年炎热地区,聚落分布稠密
8.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
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不同,建筑材料相同
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
9.有关聚落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世界上所有的聚落都在增长
B.世界上大多数聚落随着历史的前进,聚落没有发展
C.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D.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聚落占地面积越来越小
10.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
A.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过去的一切旧的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建筑
B.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作为历史文化留作纪念,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
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 D.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填空题
1.人们居住地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___________。
2.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场所。
3.由于劳动______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___________有较大的差异。 4.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点。
5.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生活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风格。
6.随着_______的增长和社会的_______,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________。 7.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8.世界遗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三大类。 三、连线题
A.东南亚地区 ①四合院
B.北极地区 ②厚墙小窗的房屋 C.黄土高原 ③水城 D.威尼斯 ④高架屋 E.北京 ⑤冰屋 F.西亚地区 ⑥窑洞 四、判断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农村的统称叫聚落。( ) 2.聚落就是人们居住的居所。( )
3.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 4.亚洲乡村人口较少,村落中的房屋较分散。( ) 5.非洲许多地方保留了较为原始的村落。( )
6.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 7.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300多处。( ) 8.云南省的丽江古城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 五、综合题
(一)下图反应一个村庄演变为城镇的四个阶段和小城市发展成大城市的四个阶段。仔细观察,分析问题:
(1)村庄是怎样演变为城镇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些变化?
(2)小城市又是怎样扩展成为大城市的?在发展过程中它的道路和形态有哪些变化?
(3)随着城市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4)在哪些地方容易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二)简答
1.居民临河分布的现象相当普遍,在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者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宗教寺院一般在什么地方选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 聚落 4.地形 气候 资源
5.历史文化 宗教信仰 建筑 6.人口 发展 变化 7.自然环境
8.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自然与文化遗产 三、连线题
五、综合题 (一)(1)人口数量增大、密度高,房屋的密集度增大。农舍、牲畜棚圈发展成住宅区。 (2)房屋的密集度继续增大,高度增高。具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
(3)由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变为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4)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沿海港口等地。
(二)1.题中所述地区有利于部落形成与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2.在高山少有或没有聚落的地区选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