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刷题练专题1热点专项突破7海水运动练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5:33: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海水运动

[增分强化练]

一、选择题

读某大洋冬季浮冰(漂浮的冰块)南界分布图和甲岛上的冰尘(混合了冰和水的黑色尘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冬季浮冰界线a段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 A.暖流①温度低 C.寒流②温度低

B.寒流①势力强 D.暖流③温度高

2.关于甲岛上冰尘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加速全球变暖 B.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缓全球变暖 C.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缓全球变暖 D.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加速全球变暖

解析:第1题,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说明该地浮冰向纬度较低处分布,此处温度受某些因素影响低于同纬度地区。结合本题图示可知,导致该地气温较低的因素应是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的寒流,排除A、D,依据寒暖流分布可知,B正确。第2题,冰尘为混合了冰和水的黑色尘埃,黑色尘埃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从而加速全球变暖。故A正确。

答案:1.B 2.A

下图为世界某海区表层水温等温线图,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形成。据此完成3~5题。

3.若图中X=22 ℃,等温距为0.5,则Y的值为( ) A.20 ℃ C.24 ℃

B.22 ℃ D.26 ℃

4.上图所示季节,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为一年中最湿润的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5.珊瑚对水温、水质和水深的要求极高,图中所示海区曾是珊瑚的重要分布区,但现在大多死亡,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所致 B.石油运输污染海域 C.寒流导致海水变冷 D.板块张裂海水变深

解析:第3题,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相同。读图可知,图中等温线向西凸出,说明此时该海域洋流自东向西流动,为逆时针方向流动;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图示海区为北印度洋海区,此时为冬季季风洋流。该洋流性质为暖流,X处温度为22 ℃,计算可得Y为24 ℃,故选C项。第4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该海域盛行东北季风,①②③地盛行风均由陆地吹向海洋,较为干燥,不易产生降水,而④位于迎风地带,降水较多。故选D项。第5题,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及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北印度洋海域,为世界重要的石油运输海上通道,石油的泄漏导致水质下降是影响珊瑚死亡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

答案:3.C 4.D 5.B

锋面涡指的是因水流相互作用加上风的作用力使得海域具有丰富的冷暖水的生成、消散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似的一种特殊的海水流动形态。下图为某月世界部分海域的海水流动(如图中箭头所示)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该月,锋面涡形成于图中的( ) A.甲处 C.丙处

B.乙处 D.丁处

7.叶绿素a存在于所有光合植物中,丙处叶绿素a的含量较高,主要是因为( ) A.距陆地近 C.光照强

B.上升流 D.水流急

8.典型锋面涡形成产生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 A.有利于海洋航运 C.吸引鱼群的集聚

B.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D.形成连续性降水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甲、乙海域为暖流,洋流性质稳定,不易形成锋面涡,A、B两项错误。丁海域有暖流经过,没有其他水流进入,也不易形成锋面涡,D项错。丙海域是日本暖流与长江淡水相互穿插区域,所以是锋面涡的多发海域,C项正确。第7题,丙处叶绿素a的含量较高,说明丙处植物较多。丙处位于海洋中,浮游植物较多的原因最可能是上升流使得下层海水营养盐类上泛。第8题,根据上题,丙处的锋面涡处有上升流且有冷暖水交汇,因此带来大量营养盐类,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吸引鱼群的集聚。

答案:6.C 7.B 8.C

在大西洋表层洋流中,有一支被称为“暖输送带”。它将海洋在热带获得的热量经北美墨西哥地区向格陵兰岛、西欧和北欧地区输送,并一路向大气释放热量,不断蒸发的海水变得更咸,北上过程它逐渐冷却,抵达挪威和格陵兰海时,表层海水密度变高,变重的表层海水开始下沉,转向南流动,成为“冷输送带”。下图为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表层洋流为( ) A.暖流,北上过程中其盐度上升 B.暖流,北上过程中其温度上升 C.寒流,北上过程中其盐度下降 D.寒流,北上过程中其温度下降

10.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会使北大西洋海域( ) A.表层海水盐度增加

B.表层海水下沉减慢 C.表层海水密度增大 D.深层海水流速加快

11.据材料推测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流速减慢会引起( ) A.高低纬度之间的水热交换加快 B.深层洋流流经的海床沉积物颗粒变粗 C.美国东部海岸表层水位会上涨 D.海洋表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交换会加快

解析:第9题,结合图和材料中的信息可知,表层洋流为北上洋流,主要为“暖输送带”,性质主要是暖流,其在北上的过程中,自身不断释放热量,海水温度不断降低,海水不断蒸发,海水的盐度不断升高,密度不断加大,故选A项。第10题,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会使淡水增加,北大西洋海域表层海水盐度降低、密度下降,海水变轻,下沉速度减慢,深层洋流南下回流速度会减弱,进而会对整个环流系统的水热输送产生重大影响。第11题,据图可知,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是发生在大西洋表层和深层的立体海水运动,系统流速减慢会导致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变慢,海洋表层和深层海水交换会变慢,深层洋流流经的海床沉积物会因流速变慢而颗粒变细,美国东部海岸表层水位会因洋流北上速度变慢而上涨。

答案:9.A 10.B 11.C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鄂霍次克海域被称作是“太平洋冰窖”,海域面积有158.3万平方公里。从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6月份结冰,结冰最厚的月份可达1米。严冬季节,西北风会把浮冰吹向千岛群岛,使某些海峡堵塞。鄂霍次克海北部有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占海底面积的42%以上,往南水深增加。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地理位置。

(新课标)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前刷题练专题1热点专项突破7海水运动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cwdd4epkw7g2499ip734mu7526kg600fn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