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定心卡具、钢丝绳、手电筒、铜棒、各种钳工工具及专用工具。
2、材料:钢板、橡胶板、道木、木板、铜皮、铅丝、煤油、汽油、氮气、砂布、金相纸、苫布、塑料布、钢丝布、二硫化钼、硅脂、白布、棉纱、尼龙绳、脱脂液等。
3、仪器仪表:水准仪、千分表、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游标卡尺、水平仪、塞尺、钢板尺、卷尺。
(三)作业条件
1、机房内墙面、门窗及内部粉刷等基本完毕,能遮蔽风、沙、雨,施工现场已清理干净。 2、接通水源、电源、运输和消防道路畅通。
3、材料设备已进场,质量符合要求,需报验的材料设备已办理报验手续。 二、操作工艺 (一)工艺流程:
基础验收、放线→空压机就位安装→检测与调整→润滑与加油→试运转 1、基础验收、放线
设备基础的几何尺寸、预留孔洞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基础与墙或其他障碍物的几何空间应满足设计图纸或设备说明书的要求,特别要考虑操作、检修空间,设备有散热要求时的空间;基础表面平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备安装要求。
(1)根据土建轴线标记,依据设备布置图和有关建筑物的轴线或边缘线和标高线,划定安装基准线,划出压缩机机体中心线、进出口管中心线。。互相有连接或排列关系的后冷却器等附属设备,应放出共同的安装基准线;设置具体基础位置线及基础标高线。
(2)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
(3)铲销20~30 mm基础疏松表面,露出硬质混凝土层次放置临时垫铁,基础放置垫铁处应剔成坑状且平整。
(4)在基础与二次灌浆层相结合的表面铲麻面,麻点深度不宜小于10mm,麻点分布以每平方分米内有3~5个点为宜。
2、空压机就位安装
(1)将空压机安全放置到基础上,涉及到设备吊装问题,视设备重量和现场条件,采用合适的吊运方法,将设备就位;
(2)空压机的操平与找正,根据设备重量及规范要求,确定垫铁的位置、数量,垫铁要尽量靠近地脚螺栓。为使基础面与机身底座间均匀全面受力,每快垫铁要放置平稳。按相应规定指导地脚螺栓二次灌浆。
3、检测与调整
(1)从机身轴承座上测量机身的轴向、横向水平,方法是在机身的下滑道放水平仪检查水平时,要测量2~3处,测量时,每处测两次,(即将水平仪在同一位置上调转180度)。机身轴向及横向水
平测量允许偏差一般为0.05mm/m。
(2)机身找正后,拧紧地脚螺栓,在拧紧螺栓时,要在滑道上放置水平仪复查其水平度,拧紧后,用小手锤检查每组垫铁,不能有松动现象,同时垫铁间要相互密合。
(3)以上检测工作符合要求后,同一组垫铁应点焊在一起,以免受力时松动,将垫铁点焊好进行二次灌浆。
(4)地脚螺栓灌浆
先将地脚螺栓预留孔24h充水,保持孔壁湿润。用无收缩水泥配制砂浆,砂子和水都不应含有杂质,如尘土、脏物、盐和有机物。搅拌机搅拌,不得用手搅拌。彻底除去孔底积水,确认孔内无异物。向孔内倒砂浆,边倒边搅动,确保地脚螺栓垂直,灌到高度比混凝土面低20到30mm时停止。固化72h,这期间不得从事砂浆底座拍制和压缩机安装工作。
(5)当混凝土完全凝固达到预定强度后,对称交叉拧紧地脚螺栓。 4、无垫铁安装
采用无垫铁安装技术,设备重量完全由二次灌浆层承担,并传给基础。 (1)拍制砂浆底座
砂浆底座通常分为6组,分别在6个调整螺栓下面,调整螺栓位于设备纵向两侧。砂浆底座上嵌底板,作为调整螺栓的水准板,通过支撑调整螺栓,暂时承受设备重量。
地脚螺栓灌浆的固化期过后,用拍浆法拍制砂浆底座。配制砂浆,无收缩水泥和砂子的重量比为1:2,加水搅拌,到攥入手中刚好成团,落地即散为最佳状态。拍浆前使砂浆底座下基础面保持湿润。拍浆层厚度、砂浆底座垫铁到设备底座距离均为20~30mm。在砂浆将凝固时,将100×75×12的垫铁嵌入砂浆中。水平偏差控制在l/1000内。在六个调整螺栓下做六组砂浆底座。砂浆层用泥瓦刀尽力拍打密实。
(2)精平
砂浆底座的72h善护期过后,拧紧各组调整螺栓到刚好能打出临时垫铁状态,打出临时垫铁。利用水准仪检查每一底座标高,并用水平仪检查水平度。调节一组调整螺栓,使之达到规定标高,以此标高数据为基准,调节其他五组调整螺栓,完成底座精平。
(3)底座灌浆
向混凝土表面洒水6~12h,保证足够湿度。灌浆前,用压缩空气、布或海绵去掉集积水分。在基础四周搭模板,为便于灌注,使进浆侧向外倾斜450。模板接缝处用粘土粘住,模板和基础表面连接处用普通砂浆封住,防止灌浆时泄漏。搅拌机拌浆,灌浆时使砂浆平稳流动,灌到与设备底板上表面齐平为止:凝固后,除去设备底座四周灌浆层3~5 mm厚,用硬质水泥砂浆(水泥与砂子混合比为l:3)填平,抹平砂浆面。固化期内在砂浆面上盖上湿布。在环境温度20℃以上至少3天方可去掉调整螺栓。
5、润滑与加油。检查空压机循环油系统,看润滑油是否加足够,检查盘车器应灵活,无异常现象。
6、试运转
(1)试运转前的检查
1)检查气缸、机身、中体、十字头、连杆、气缸盖、气阀、地脚螺栓、联轴器等连接件的紧固情况,各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各级气缸上、下余隙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3)各级安全阀经校验、整定,其动作灵敏可靠。 4)润滑油系统试车合格,保证润滑系统正常工作。 5)水冷却系统试压符合要求,能使压缩机正常运转。 6)电机转向和运转符合要求。
7)压缩机系统附属设备及工艺管道系统安装、试压、清洗完毕。 . 8)各种测试仪表安装、试验合格。
9)现场物品清理干净,并保持试运场地的清洁。
10)卸下各级气缸上的气阀,在腔口上装上10目/英寸的金属过滤网,并予以固定。 11)启动盘车器检查各运动部件有无异常。停车时活塞避开前、后死点位置。 (2)无负荷试运转程序
1)先将电动机启动开关间断地点动几次,观察压缩机各运动机构有无不正常声响或卡阻现象,然后正式启动电动机,使压缩机空载运行,并检查下面各系统。
①各系统冷却水畅通无阻,检查各出水口的水温和水量。 ②润滑油压力不得小于0.1MPa。
③各注油器、密封器、气缸等情况是否正常。 ④地脚螺栓及其他连接件有无松动,机体是否振动。 2)无负荷运转5min后停车检查。
①打开机身,用手触摸,检查主轴承发热情况。
②手摸连杆轴瓦、填料与活塞杆、十字头导轨与滑板温度,不应有较高的发热。 ③机身油池内温度,不应有变化。 ④观察各运动部件摩擦表面的情况。’
⑤停车检查后,无异常情况,即可连续空载运转30min和2h。各段停车检查有无故障,如无问题,连续运转8h,并进行检查。在空运过程中做好运转记录。
(3)无负荷试运应达到的标准 1)主轴承温度不超过60℃。 2)电动机温度不应超过75℃。 3)填料、中体滑道温升不超过60℃。
4)所有运动件、静止件等均无碰撞、敲击等异响。 5)油路、水路、各种密封件运转正常。
6)电气、仪表设备正常工作 。(4)空气负荷试运转
试运转前应先装上空气滤清器,启动压缩机进行运转,升压运转的程序、压力和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运转中注意检查仪表,使温度、压力等各项参数处于正常状况;试运转合格后,应拆下各级吸排气阀清洗洁净后复原。
三、质量标准 (一)保证项目
1、机身纵、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0.05/1000。 2、压缩机各列之间中心线平行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0.1/1000。 (二)基本项目
1、地脚螺栓应垂直,螺母应拧紧,扭力矩一致。螺母与垫圈和垫圈与设备底座的接触应紧密。 2、垫铁组应放置平稳,位置正确,接触紧密。用0.05mm塞尺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底座之间间隙时,在垫铁同一断面处以两侧塞入长度总和不得超过垫铁长(宽)的1/3。
(三)允许偏差项目
1、安装基准线与建筑轴承线允许偏差为±20 mm。机组各平面位置对安装基准线允许偏差为±2 mm,安装标高对基准标高允许偏差为±1mm。
四、成品保护
1、当起吊压缩机部件和零件时,选用合适的绳索,钢绳不能直接与工作接触。 2、不能用含纤维的擦布擦压缩机、油和水储罐及过滤器等物的内壁。 3、不能把零件直接放在地上,而应放在摆好的木方,橡胶板上。 4、因压缩机安装精度高,其配管应无应力组装。 C、快装卧式燃油(气)锅炉安装工艺
一、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施工前应了解清楚项目的工艺需求,锅炉、设备的布置,设备的到货情况,设备基础等是否具备安装条件。了解清楚施工工期、设备运输情况以便施工安排。
2、准备好主要施工依据如:施工图、锅炉出厂技术文件、施工规范(或标准)等相关文件。 3、建筑、结构轴线、坐标、标高已交接、确认,编制安装方案,现场责任工程师向作业班组人员做方案介绍。
4、组织技术工人应包括钳工、管工、铆工、风电焊工和起重工等工种组合。
5、组织工人熟悉图纸、设备结构性能,将安装质量及安全事项交待清楚。已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二)主要机具仪表
施工主要机具有吊车、汽车、手动液压车、地龟 附图1、卷扬机、电焊机、电动试压泵、千斤
顶、铁笔、忱木、滚杠、水平尺、风电焊等工具
(三)作业条件
1、机房内墙面、门窗及内部粉刷等基本完毕,能遮蔽风、沙、雨,施工现场已清理干净。 2、接通水源、电源、运输和消防道路畅通。
3、材料设备已进场,对锅炉本体进行外观检查有无损伤,与设计要求是否相符。根据设备(配件)装箱清单逐件进行清点与验收,对于缺件、损伤及不符合设计要求等物件作好记录。清点验收记录需甲乙双方签认,并交工归档。
二、操作工艺 (一)工艺流程:
基础验收、放线→锅炉本体安装→平台、扶梯及栏杆的安装→锅炉本体管道、仪表安装→阀门安装→阀门安装→燃烧器安装→烟管安装→水压试验→烘炉、煮炉→严密性试验→安全阀调试→负荷试运行
1、基础验收及放线
(1)锅炉及设备基础验收,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具有中间交接技术文件,并在基础上标出纵、横中心及标高控制点(线)后进行。
(2)基础验收应按锅炉房纵横方向轴线及水平线(点),依 基础施工图和锅炉、设备安装图进行复测检验,并应按其放出安装基准线,安装基准线主要有:锅炉(设备)基础纵(横)向中心基准线、
锅炉(设备)基础的标高基准点(线),应在基础四周明显位置分散标出,其各点标高偏差不应大于1mm。
(3)基础验收、放线应做好记录。 2、锅炉本体安装
(1)锅炉运输:应根据锅炉及设备存放位置,确定运输设备将锅炉(设备)运至锅炉房门前。 (2)锅炉就位:应在锅炉运抵后,将锅炉放置到垫好的忱木的滚杠上,用卷扬机牵引水平运输到锅炉基础上进行就位,就位的锅炉炉排注纵(横)向中心线与基础纵(横)向中心线吻合,然后撤出滚杠。
(3)锅炉校正:在撤出滚杠时,应分步进行,逐步使锅炉平稳落在基础上,但在此过程中锅炉可能产生位移,应进行校正工作,使其位移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校正可使用千斤顶、铁笔等工具进行。
(4)锅炉找平:纵(横)向找平可用不小于600mm的水平尺,放在炉顶蒸汽主出汽管法兰面上,倾斜度应在规范应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另:在炉体进水后炉前左右水位计视镜水位并应调至同一样水平高度。
(5)锅炉安装完成后炉排底板与基础之间必须用水泥砂浆堵严抹平。 3、平台、扶梯及栏杆的安装
安装应按设备出厂技术文件要求及规范规定进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