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
方法二:鸡增加1只,兔子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一个的试,那样太麻烦,而是从2只鸡,18只兔直接跳到10只鸡,10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鸡,7只兔。
小结:我们可根据题目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取中列举的方法,由于鸡与兔共20只,所以各取10只,接着在举例中根据实际的数据情况确定举例的方向,这样可以大大缩小举例的范围。快又准确地寻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三、自主练习
鸡兔同笼,有17个头,42条腿,鸡、兔各几只?请你列表的方法解决。(想一想怎样设计表头)
四、应用拓展
同学们的材料袋里有1角和5角的硬币共27枚,价值5.1元,1角和5角的硬币各有多少枚?
归一问题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复杂归一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且正确解答. 2.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重点: 掌握常规解题思路. 活动难点:
根据题目特点用最简捷的方法解题.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织布车间用3台织布机1.5小时织布25.2米.照这样计算,平均1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多少米?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二、自主探究
文案
标准
1、织布车间用3台织布机1.5小时织布25.2米.照这样计算,5台同样的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分析与思考:
(1)、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照这样计算”怎样理解?
(3)、要求5台8小时织布多少米,首先应解决什么问题?
(4)、列式并解释算式:(25.2÷3÷1.5×5×8 25.2÷3÷1.5×8×5……) (5)、这几种方法都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织布车间用3台织布机1.5小时织布25.2米.照这样计算,3台同样的织布机6小时织布多少米?
分析与思考:
(1)、读题,考虑这道题的数量有什么特点.(织布机的台数没变.) (2)、小组讨论:解题关键是什么,然后列出算式,看看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3)、集体交流:
解题关键:求出1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多少米. 列式并解释算式:25.2÷3÷1.5×3×6
…
解题关键:求出3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多少米.(列式并解释算式:25.2÷1.5×6)
解题关键:求出6小时是1.5小时的几倍.(列式并解释算式:25.2×(6÷1.5))
三、练习
1、建校劳动中,3人5次搬砖75块.照这样计算,40人8次搬砖多少块? 2、建校劳动中,3人5次搬砖75块.照这样计算,40人5次搬砖多少块?
文案
标准
四、思维训练
2台拖拉机3小时可耕地7.2公顷.照这样计算, (1)、5台拖拉机一昼夜可耕地多少公顷? (2)、继续耕地6小时,又耕了多少公顷? (3)、继续耕地6小时,这时一共耕了多少公顷?
归总问题
活动目标
1、让学生掌握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
2、使学生学会利用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活动难点: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活动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
文案
标准
可以买几个?
分析与思考:
1、这个问题跟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二、自主探究 1、阅读和理解。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2)、你能用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预设一:画形象示意图表示题意。
预设二:画线
段图表示题意。
分析与思考:
第一幅图不能表示清楚题意,看不出买6元一个的碗和买9元一个的碗用的是同样多的钱。
第二幅图画的线段总长度是一样的,表示买6元一个的碗和9元一个的碗用的是同样多的钱。36元里面有几个9元,就能买几个碗。
文案
标准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6×6=36(元) 36÷9=4(个) 或6×6÷9=4(个) 2.总结归纳
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抓住了解题的关键——无论碗的个数和单价怎么变,钱的总数都是不变的,都必须先算出买碗的钱的总数,再根据要求进行后面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
一个打字员15分钟打了1800个字,照这样的速度,1小时能打多少个字? 四、思维拓展
“每组6人,分成6组,”自己增加条件,编出一道需要用乘除两步解决的问题。
还原问题
活动目的:
1、结合还原问题,经历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量比多少问题的过程。 2、体会数学与生活语言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活动重难点:
结合还原问题,经历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量比多少问题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自主探究
文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