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集训(三) 地球的宇宙环境
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限时:40分钟) (对应学生用书第245页)
一、选择题
(2018·郑州模拟)2013年12月14日中国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玉兔号是以太阳能为能源,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为保证“玉兔”号能在月球顺利工作三个月,特设计了“夜休—工作—午休—工作—夜休”模式。据材料,回答1~3题。
【导学号:21490013】
1.关于“玉兔号”着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着陆前穿过了层层大气 B.着陆点位于月球雨海的海水面上 C.着陆时最好选择在山谷地区
D.着陆点所在的纬线圈比地球上同纬度的纬线圈更短 2.玉兔号设置休眠模式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
①与地面接收站的作息时间相一致 ②太阳能资源具有昼夜交替 ③月面极端高低温的影响 ④避开月面“沙尘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作为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其区位优势不包括( )
A.区域经济较发达,人、财、物优势突出
B.纬度较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
C.海拔较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 D.峡谷地形,地质结构坚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
1.D 2.B 3.A [第1题,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水,所以A、B项错误;着陆点要求平坦开阔的地形,以平原地形最有利;因月球体积比地球小得多,所以纬度数相同的纬线圈月球上比地球短。第2题,玉兔号设置休眠模式是因其所用能量来自太阳,且月面上有极端高低温现象。第3题,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位于我国西部山区,所以不具有区域经济发达,人、财、物突出的优势。]
2015年11月26日,一个黑洞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他们观测到了一次黑洞吃“太阳”(宇宙中的某恒星)的罕见天文现象。此过程中黑洞喷流的能量相当于太阳向外喷发1 000万余年的能量。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洞不属于天体 B.太阳属于行星 C.黑洞吃“太阳”不可信
D.太阳向外喷发的能量来源于核聚变
5.关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洞吃了“太阳”,地球也会毁灭 B.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都是有利的
C.太阳向外喷出巨大的能量时可能对地球带来不利影响 D.太阳对地球影响不大
4.D 5.C [第4题,组成宇宙的物质称为天体,所以黑洞也属于天体;太阳属于恒星;黑洞吃“太阳”指的是黑洞吞噬宇宙中的某一颗恒星,是研究小组观测到的,可信。太阳向外喷发的能量来源于核聚变。第5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有利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不利影响,故B错误。太阳向外喷出巨大的能量时,可能是太阳活动爆发,所以可能对地球带来不利影响,故C正确。黑洞吃的“太阳”非太阳系中的太阳,所以地球不会毁灭。太阳是地球上生命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太阳对地球影响大。]
(2018·湖北武汉模拟)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完成6~8题。
6.“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
A.金星、木星 C.火星、木星
B.水星、金星 D.金星、火星
7.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 A.温度相对较低
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
C.出现在太阳内部 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
8.“天神组合体”所处空间的大部分大气以离子态气体存在,该空间( ) A.是最佳航空飞行层 B.天气变化显著 C.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 D.是极光多发区
6.B 7.A 8.D [第6题,凌日现象是指类地行星经过日面的现象。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第7题,照片中的其他黑点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但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 000~2 000 ℃,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第8题,最佳航空飞行层是大气平流层;天气变化显著和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的是近地面的大气对流层;“天神组合体”位于高层大气空间,极光是太阳活动发射的高速带电离子流到达地球后,在磁场的作用下,与地球两极高层大气分子作用产生的现象。]
(2018·武汉调研)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9~11题。
【导学号:214900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