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广州牛杂市场综合调研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0:04: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广州牛杂市场综合调研 统筹:姚明俊

荔湾区代表(芳村地段) 不惜工本满口香

阿婆牛杂档很隐蔽,掩盖在起码四五档牛杂档后面,不过唯有她这一档是有不间断人龙围绕的。

阿婆在陆居路卖牛杂二十多年了,很多人从孩子吃到大人。阿婆牛杂是用煤炉煮的,小火慢慢咕嘟嘟煮着。车仔旁边放着一罐花生酱,阿婆每隔十来碗就会加入牛杂老汤,用油兑上花生酱加入锅里,然后加进一砖黄糖,不惜工本。每到此时,那种混杂了牛肉鲜味儿的花生香甜就呼地窜出,引得排队的人大吞口水。

阿婆牛杂是预先串好焖好的,估计是老汤和牛杂分开来做的。牛杂汤味满带花生香和黄糖甜味,八角味不显,越发显出汤汁顺喉。牛杂焖得极其入味,仅仅在牛杂汤里滚两下已经可以吃得人满口香。觉得最能尝出阿婆牛杂真味的是豆卜串,饱吸酱汁浓味香口。而且阿婆这里也是全市少见的卖牛杂兼卖鱼蛋和牛丸的。不过略嫌汤底味道重,容易口渴。

地址:陆居路陆居肉菜市场牌坊内 开档时间:下午4时 价格:5毛/串 类型:花生浓香型

5

广州牛杂市场综合调研 统筹:姚明俊

越秀区代表 最有台型大块剪

建设三马路的阿叔牛杂是最有台型的一档。一过4时就见猛男阿叔很英武地从大院里推着辆亮铮铮的不锈钢小车出来,正中就是一个擦得干净净的大锑煲。这时已经有粉丝过来问:“阿叔,开始卖未呀?”阿叔就好悠然地答:“等多10分钟再来啦,甘就入味D啦。”

差不多4时30分的时候,只见阿叔一揭锅盖,在锅里闷了很久的香气飙出,周围虎视已久的粉丝立即拥上。

阿叔牛杂卖法和苏记类似,都是大大块牛杂焖在锅里卖的,开锅才开剪,看中哪块就剪哪块。不过阿叔十分有性格,就是不可以单独卖,非得买集合了牛肠、牛蒡、牛筋、牛肚、牛肠、牛肺、牛心的一碗,不知道这算不算是阿叔对牛杂的一视同仁呢?

阿叔牛杂的汤汁柱侯酱味够重,但也不会太过抢味,反能深深透进牛杂中,带出牛肉特有的醇厚香味。

地址:建设三马路OK仔隔壁 开档时间:下午4时30分 价格:6元/碗,10元/盒

6

广州牛杂市场综合调研 统筹:姚明俊

天河区代表 品种罕见酱料靓

地址:天河南一路黄振龙凉茶铺后

价格:普通牛杂5毛/串 ,牛骨1元/串,牛板筋1元/串 开档时间:有时下午3时有时下午4时

阿姨牛杂人气高到什么程度?大家手里捏着钱排好队眼巴巴等开档;阿姨牛杂有多受欢迎?和她一字排开的牛杂档有四五档,但只有阿姨的货去得差不多时,其他几档才有机会接下她流出去的食客。

阿姨牛杂非常有心思,深知酱料乃牛杂点睛之笔。于是小小木头手推车上,光是蘸牛杂的酱料都有4种,蒜蓉辣椒酱、自制甜酱、特制XO香辣酱、秘制辣酱,让一众花心粉丝大玩组合游戏。

这里的牛杂花款也够多。普通牛杂档多是牛肺、牛肠、牛肚、牛心,这里还有牛软骨、牛板筋、牛膀等,其中称得上是全市超罕的就是牛软骨和牛板筋,前者脆口如鸡软骨,但就比鸡软骨更有嚼口,后者则是软滑中带筋道,像加强版面筋,口感十分有趣。不过因为数量不多,开档半小时就会沽清。

7

广州牛杂市场综合调研 统筹:姚明俊

牛杂大家日日见,但它的身世你又晓不晓得呢? 熟牛杂出世在广州

话说清末民初,广州回族人阿德开店“牛香”,首创专营卤水牛杂。其后霍苏虾跟着创 “苏记”,开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街口,被广州人别称为“城隍庙牛杂”。当时“苏记”名气大而门面小,顾客只能手捧小碗边走边吃,由此就奠定了广州人品尝牛杂的传统标准模式:管你啥身份地位,一律站着吃!

牛杂必备

一锅牛杂必定包括的基本元素是牛肠、牛肚、牛膀。然后就是各档自行添加的组合。不过更多人喜欢吃的是与牛杂同煮的萝卜,萝卜吸饱牛杂味,软滑够甜。搭配牛杂的往往有金针菇、面筋、豆卜、韭菜,另类的还会有鱼蛋。其实,那些可以“索”了汁的配菜最入味呢。

汤底72变

做牛杂最要紧的是那锅汤底,以八角等香料加上牛骨牛肉熬制,不过香料分量就家家不同,所以煮出来口味也有差别。但一定要是老汤,日日加香料熬制,以保持鲜香浓甜。所以很多人都看卖牛杂的阿姨叔叔是否够老??哈哈。

回味美食:浓香牛杂味

如今的上下九路北京路的人行街上,有不少牛杂档。在固定的摊位上,一大锅散发浓香的牛杂锅,弥漫着薄薄的雾气,轻轻沸动着牛肺、牛百叶、牛三星、牛腩等,顾客要的时候,在锅里舀上一碗。因为锅里的材料多,有便宜有贵的,熬成一大锅,舀时各品种就要大体平均。档主须瞪大眼睛,用长勺的左边轻舀,一下,两下,三下,转换了几处,大概都应有尽有了,才最后加上一勺汁,递给顾客。那浓香像一股魔力,诱惑着人。那时广州的街上,到处是牛杂档的小车子,牛杂档主们推着车子在小路上、公园里、电影院门口,不用吆喝,车到哪里,香味就飘到哪里,于是年轻人就像蜜蜂一般涌上前去。旧时的锅里,是放整块的牛杂、大块的牛肺、大块的牛腩、大块的牛百叶等,还有一旁已经烫熟了的芥兰,一根根整齐地摆放一起。有顾客要时,档主左手拿起一个竹夹,把牛杂夹起,右手用一把大剪刀,卡卡几下,就把牛杂一干二净地剪个利索,然后用一根竹签串上交货。

牛杂档的香气,构成了广州特色,问过几家大饭店的厨师,他们也不清楚其制作巧妙之处,所以,大和小,各有各的秘方。那些下酸萝卜的牛杂汤、牛三星(牛肠、牛膀、牛肺)灼汤等,也各有风味。

牛制食品原是回民的主要品种,为何会在广州大行其道呢?有人也说了一个故事。当年的光塔寺有许多回民,这里在重大节日都杀牛祭祀。清光绪年间,一个叫“德”的回民到利栈的大茶铺吃饭,见菜牌不见牛肉,就问老板。老板说,粤人不吃牛肉的。回民不解,当年武松、鲁智深哪个不吃牛肉,粤人就不是汉人?

8

搜索更多关于: 广州牛杂市场综合调研 - 图文 的文档
广州牛杂市场综合调研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dg5n337di0fvqu4zj48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