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课程编码 203081009 第1学期 基准学时 45学时,其中实践 10 学时 否 开课学期 专业核心课 职业能力要求: 一、 学生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从事岗位工艺革新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专业技 能,提高开发新产品与新技术转化的能力,学生将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团队协作 精神,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日后顺利进入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二、 教师 本课程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要求课程教学队伍具 备鲜明的高职特色。从事新药研发理论和实训教学多年的教师,或有在工厂企业从事新 药研发的“工程师”型教师,能够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消化、吸收和新药研发专 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课程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熟悉药物新剂型的发展历史、分类、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掌握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微囊等主流药物新剂型的设计原理和制备工艺。 二、 能力目标 1 ?掌握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应用特点; 2 ?能够对常见的药物新剂型进行鉴定和质量判断; 3 ?掌握药物新剂型常见品种的制备方法。 三、 素质目标 1 ?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具备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 业的素质; 2 ?加强职业道德意识,具有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职业素质。 学习内容: 一、 理论部分 1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概述 药物剂型的概念、药物新剂型的发展历史、分类、现状和发展前景 2 .固体分散技术 固体分散物的概念、材料、应用特点、制备方法、速释与缓释原理 3 .包合技术 包合物的概念、重要性、材料及其特点,包合方法及包合物的应用,包合物的鉴定 4 .微型包囊技术 囊心物、囊材、包囊方法、评价方法及微囊性质,微囊在药剂上的应用 5 .口服速释制剂 速释制剂的定义、应用特点,速释制剂的制备技术 6.口服缓控释制剂 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定义、优点,缓、控释制剂的制备技术,缓、控释与普通制 剂的区别 7 .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的基本概念、设计基础和分类,主动靶向和被动靶向的区别,微球、微囊、 微粒、纳米粒、纳米球、纳米囊及乳剂、微乳等常见靶向制剂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制备 方法 8 .透皮给药系统 透皮给药系统的定义、特点、组成与种类,头皮给药制剂的设计与制备 二、 技能实训部分 实训一: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实训二:包合物的制备 实训三:微囊的制备 考核与实施要点: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理论知识考试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考核,再将实验操作成绩,平 时测验成绩与平时作业等进行综合评定得到课程总成绩。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PPT进行理论教学课堂教授为主,辅以 课外作
工具与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声像 资料、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 生
业、答疑、实践操作等,培养学生对该课 程知识的综合运用产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实验室 等场
所,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能力。
提倡产学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在生产中提冋、培养学 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切实将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