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章节思考题:如果采用debug或者抓包的方式排错
问题:如果采用debug或者抓包的方式排错,与采用查看命令进行排错相比有什么优劣?
解答:debug信息相对命令行比较全,可以动态的看到数据包收发,以及协议或者feature的工作过程和方式,但是在业务繁忙的设备上可能过于消耗资源,甚至有可能导致设备瘫痪。抓包的话可以看到设备的工作方式以及所有具体的数据,是一种非常好的排错手段,但是很多现网环境不允许,导致无法抓包,而且抓包排错,对网络工程师技术要求比较高。查看命令行是最简单的排错方法,但是有很多不是由于命令导致的问题无法通过命令行找到。 7.10章节思考题:使用network命令方式通告路由,与
问题:使用network命令方式通告路由,与路由引入的方式通告路由有什么区别?
解答:network的作用不是通告路由,network匹配的是一个地址范围,落在范围的接口启用这个协议,而具体网络号掩码是协议自己根据接口参数找的。network范围包含的接口就会收发协议数据包。路由引入完全就是向路由协议注入路由的手段,不会影响任何接口工作方式。 8.1思考题:请列举链路状态协议与距离矢量路由
问题:请列举链路状态协议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解答:
1. 有的距离矢量协议周期更新,链路状态协议使用触发更新 2. 距离矢量不知道整个拓扑,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设备知道整个拓扑。 3. 距离矢量协议通常收敛较慢,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通常收敛快(不是绝对)。 4. 距离矢量协议通常容易导致环路(但有防环手段各种),链路状态算法本身防环,不需要太担心(也不是绝对)。
5.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通常配置简单,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相对复杂些。 6.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消耗系统资源小,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消耗系统资源多。 7.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需要更多带宽来传路由,链路状态相对需要更少一些。 8.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是基于谣言的传播,也就是根据邻居的计算结果再进一步计算(有累加成分),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自己知道整个拓扑,本地计算到达全网最优路径。
8.2章节思考题:在本实验中,如果现在公司总部
问题:在本实验中,如果现在公司总部配置的区域不是骨干区域0,而是其他非骨干区域,会有什么现象?
解答:这样做了之后会导致公司各个区域之间互相不能通信,因为跨区域路由只能由区域0的边界ABR进行类型3汇总得到。
8.3章节思考题:OSPF认证如果采用MD5验证模式,有
问题:OSPF认证如果采用MD5验证模式,有没办法可以获取到其密钥内容? 解答:没有办法,因为采用MD5验证方式后,OSPF传递的是一个128位的密文的摘要。这样比明文传送口令更加安全。 8.4章节思考题:在本实验中,通过配置被动接口
问题:在本实验中,通过配置被动接口可以禁止OSPF收发Hello报文,是否还有其他办法也能实现?
解答:接口网络类型改成NBMA也不会主动发送hello包,另外只能通过安全设备进行数据包过滤实现了。
8.5章节思考题:试问如果不同区域中的OSPF路由器
问题:试问如果不同区域中的OSPF路由器的Router-ID重叠又会导致什么问题的产生?
解答:首先,如果路由器ID重叠的设备在相邻区域,会导致相关ABR无法进行路由计算,因为在路由计算时,某些需要挂在这设备上的链路状态会因为ABR无法区分这2个节点。另外如果重叠的设备处于特殊位置,比如本身就是ABR,ASBR那也很容易导致类似的问题。理论上说,如果路由器ID重叠的设备如果不在相连的区域,可能可以没有问题。
8.6章节思考题:在本实验步骤二中,基础的OSPF网
8.6章节思考题
问题:在本实验步骤二中,基础的OSPF网络配置完毕后,为什么要同时重启下四台路由器上的OSPF进程?
解答:因为DR和BDR选举原则的不抢占,如果不是同时重启,可能会影响正常的选举结果,可能是优先级或者路由器id低的设备当选DR或BDR。 8.7章节思考题:OSPF的Dead计时器时长默认为什么要
问题:OSPF的Dead计时器时长默认为什么要保持是Hello计时器的4倍?一定要保持4倍关系吗?
解答:防止用户Hello时间调太大,邻居翻动,所以会自动保持,但是并不是说一定要4倍,邻居之间一样就可以。数值上通常要比Hello大,而且要留好余量,一般都会用2到3倍以上(因为网络可能会有延迟)。 8.8章节思考题:关于在路由引入时手工修改路由
问题:关于在路由引入时手工修改路由的Cost值,这么做还有其它的用处吗? 解答:在多点双向注入时还可以用来防止环路(通过cost值指定非常高,比内部所有路由的开销都高)。在引入RIP协议时,还可以通过设置16来作为一种路由过滤的手段。
8.9章节思考题:在本实验的步骤四中,OSPF中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