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课1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11题为多项选择题)
1.某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图1
A.在A、C时刻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 B.在B、D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C.从A~D线圈转过的角度为2π
D.若从O~D历时0.02 s,则在1 s内交变电流的方向改变了100次 解析 由题中交变电流的图象可知,在A、C时刻产生的感应电流最大,对应的感应电动势最大,线圈处于垂直中性面的位置,选项A错误;在B、D时刻感应电流为零,对应的感应电动势为零,即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此时3
磁通量最大,选项B错误;从A~D,经历的时间为4周期,线圈转过的角度3
为2π,选项C错误;若从O~D历时0.02 s,则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02 s,而一个周期内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所以1 s内交变电流的方向改变了100次,选项D正确。
答案 D
2.(2017·山东潍坊市联考)现在的调光灯、调速电风扇是用可控硅电子元件来实现调控的。如图2所示为经过一个双向可控硅调节后加在电灯上的电压,即在正弦交流电的每一个二分之一周期中,前面四分之一周期被截去。调节台灯上的旋钮可以控制截去的多少,从而改变电灯上的电压,那么现在电灯上
的电压为( )
图2
A.Um
Um B.2
(
解析 由有效值的概念可得答案 B
2UmC.2
D.2Um
Um2
)2TU2Um
·=T,解得U=,选项B正确。 R2R2
3.图3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和电刷与电阻R=10 Ω连接,与电阻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示数是10 V。图乙是穿过矩形线圈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电阻R上的电功率为20 W B.0.02 s时R两端的电压瞬时值为零
C.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u=14.1 cos 100πt(V) D.通过R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i=cos 50πt(A)
U2
解析 电阻R上的电功率为P=R=10 W,选项A错误;0.02 s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R两端的电压瞬时值最大,选项B错误;R两端的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u=14.1cos 100πt(V),通过R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i=1.41 cos 100πt(A),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 C
4.(2016·福建福州质检)某交流电源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4所示,现用
该电源对标称值为“5 V 10 W”的电动机供电,电源内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电动机的内阻为2.5 Ω B.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10 W C.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2 A D.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22 A
解析 由图知该电源电动势最大值为Em=52 V,则有效值E=5 V,通过105
电动机的电流I=5 A=2 A,电动机是非纯电阻元件,电动机内阻r<2 Ω=2.5 Ω,电动机的发热功率P热=I2r<P总=10 W,故A、B、D错误,C正确。
答案 C
5.如图5所示,一半径为L的导体圆环位于纸面内,O为圆心。环内两个圆心角为90°且关于O中心对称的扇形区域内分布有匀强磁场,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且均与纸面垂面。导体杆OM可绕O转动,M端通过滑动触点与圆环良好接触,在圆心和圆环间连有电阻R,不计圆环和导体杆的电阻,当杆OM以恒定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理想电流表A的示数为( )
图5
2BL2ωA.4R
2BL2ωBL2ω C.2R D.2R
BL2ω
解析 OM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E=2,OM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
E12
应电流I=R,设电流的有效值为I有效,则I2有效RT=2IR×T,解得I有效=4
BL2ω
B.4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