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有助于增强正式组织的内部凝聚力 B.有助于控制正式组织成员 C.有助于加强正式组织内的意见沟通 D.有助于延缓正式组织变革 22.在新时期的政府改革中出现的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组织结构形态是 。
A.直线制组织结构 B.职能制组织结构 C.线形组织结构 D.扁平化组织结构
23.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对下级政府对口部门的行政监督,称之为 。 A.主管监督 B.专门监督 C.专业监督 D.职能监督 24.下列关于管理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B.“审时度势,相机权变”是权变原理的实质 C.效率性原则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首要原则
D.行政协调是指行政机关运用各种媒介传递或交流行政信息的过程 25.我国最基层人民政府是( )。 A.街道办事处 B.乡(镇)人民政府 C.村民委员会 D.社区居委会
26.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
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27.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 A.法律编纂 B.法律制定C.法律整理 D.法律汇编 28.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 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29.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 ) A.修改宪法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
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
A.政治权利 B.监督权利C.社会经济权利 D.人身自由权利 31.某司机自恃车技高超,经验丰富,无视他人劝阻强行超车,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在此次事故中,该司机的罪过形式为(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32.王某在实施盗窃时,因未撬开防盗门而最终放弃。王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33.在我国的刑罚中,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是( )
A.管制 B.拘役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34.我国现行宪法是于( )12月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A.1982年 B.1988年 C.1993年 D.1999年
35.隆中牌坊上镌刻着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赞扬( )
A.诸葛亮 B.司马懿 C.张良 D.魏征
36.以鸟喻志,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用来形容自己的楚国的国君是( )
A.楚庄王 B.楚穆王 C.楚成王 D.楚灵王
37.两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38.在文学史山并称为“风骚”的是( )
A.《诗经》和《汉乐府》 B.《诗经》和《楚辞》 C.《史记》和《汉书》 D.《楚辞》和《汉乐府》 39.宋代名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脍炙人口的语句(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C.匹夫而为万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0.竹林七贤之中哪一位人物善古琴?( ) A.刘伶 B.向秀 C.嵇康 D.山涛 二、写作部分
注意: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主观题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否则无效。
请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并根据作答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17日,A省S县公布了一项特殊的评选结果“上一年会议讲话稿和会议形式评选结果”。整个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20篇“优秀演讲稿”、5篇“较差演讲稿”、10个“优秀会议形式”,5个“较差会议形式”。其中被评为“最佳演讲稿”的是《我们都要争气》,该稿件是某镇干部动员大会的讲演稿,全文共有四个小标题,从不同
的角度阐述了“我们要争气”的源泉和动力,可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灾法》、《A省防震减灾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现将情报如下。然后就是。。。。。。当前。。。。。下一步打算。。。。。。”,俨然“工作报告体”。 受邀参加此次评选活动的李教授评价,向不良文风“开刀”将群众意见纳入考核体系,S县此举端正文风、端正作风,将说话“长、假、空”人员以示警示。 材料二
何为“官话”?比如一个会议开场白,“官话”套用:会议隆重、领导隆重、工作扎实、进展顺利、成就巨大、群众满意云云。领导讲话后,会议主持人总结套用:xx的讲话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操作性,会后进行专门讨论会,逐条予以落实云云。“官话”有一定模式,讲起话来铿锵有力,韵脚和谐规范,局势对仗工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无可挑剔。“官话”是官场约定俗成的,放在哪里都是标准没有一点风险。“官话”说上个把小时无所谓,因有固有模式和体制,肯定说起来不走样。
为何“官话”盛行,一、官话说起来四平八稳、玲珑剔透、谁也不得罪、是官场的“话语保险箱”;二、“官话”虽让人听起来不知所云,说者和听者都云里雾里,但却使人对说话者有“高深莫测”、“整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