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探讨
作者:朱翠红 李英军 李蕊 来源:《科技资讯》2020年第03期
摘 ;要:十九大报告提出:“三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中心,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该文对目前农村信息化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信息化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行的对策,提出利用信息化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建议,为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战略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 ;信息化 ;开发 ;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8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c)-0255-02 十九大继续坚持“三农”工作为重中之重的重要地位,加强“三农”建设,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各行各业热爱“三农”的优秀人才进入“三农”工作队伍。
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说过:“人类未来的发展将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它将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开发。”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的质量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目前,我国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首先要进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在农村信息化背景下,寻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对农村发展至关重要。 1 ;农村信息化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作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版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信息化解释为: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过程。农村信息化是指在农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信息技术为人们处理各种信息提供了更多有效途径,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接入互联网的农村在不断扩大。很多地区建立了信息服务站,通过互联网向农民进行政策、市场、农业科技等信息推广。农村信息化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信息化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保证
我国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平均教育水平偏低。信息化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便捷地获取所需知识和提升自身素质。另外,信息技术可以降低人力资源培养的成本,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针对性,能实现个性化的人力资源开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