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组织行为学》大作业
学生姓名 专业 层次年级 学号 学习中心 成绩
年 月 日
作业完成要求:大作业要求学生手写,提供手写文档的清晰扫描图片,并将图片添加到word文档内,最终wod文档上传平台,不允许学生提交其他格式文件(如JPG,RAR等非word文档格式),如有雷同、抄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组织行为 2、首因效应 3、正式群体 4、正式组织 5、激励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调查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2、什么是情感以及怎样用情感进行管理? 3、简述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4、简述群体的发展阶段 5、简述正式沟通的定义及优缺点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及双因素理论的贡献 2、论述组织文化的定义、内容、特征及结构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
上海XL羊绒有限公司小苗的成长
上海XL羊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苗晓光,是公司先进人物中的典型代表。他从学校的校门出来,就进了工厂。我国是个羊绒的大国,不仅仅是资源大国,也是一个生产大国,如何把自己的所学结合实践发明创造出最好的分梳技术是他在企业里的追求。在这样一种抱负和追求的激励下,通过6年时间的努力,在研制小组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终于在2000年,在分梳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BSLD—95工艺获得了专家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苗晓光自己曾说“我们这些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基层工作的知识分子,是很想在企业里干出一点成绩的,一个人一辈子总要做出点贡献。反正我是这么想的。但是,一个人要想干成一件事,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支持,没有周围人创造的环境条件,要干成点事也很难,象我
们这个项目就是这样的,所以历时有6年。在刚开始研制的时候,一方面人们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研制新技术,技术研究消耗的资金比较大,一时半会儿也见不到收益;另一方面因为我们厂处于低谷的特殊情况,人力、物力条件都不特别具备。这样情况下,李总来了(因为他是技术出身),当他了解到这个情况,又了解了分梳的重要性以后,决定把这个项目干下去。回想这个项目的完成,对我自己来讲觉得这本身也是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也算是为企业做了一点贡献。今后的路还很长,我想这还只是走完了第一步,今后还有推广和有一个更好地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事物是没有止境的,我想在领导的支持下一定会做得更好”。
苗晓光指着公司奖给他的房子,激动地对人们说:“这就是公司奖励给我的一套住房,是公司最好的住房了,对我来说是非常知足的。因为什么呢?在这个项目搞好之前,公司曾两次给我调整住房,我住的房子从原来八平方米到16平方米,后来又给了一套两居室。后来公司认为贡献与报酬应该是相对应的,所以就奖给了我这套住房,建筑面积大约有90多平方米。对我自己来说,心里感到一种踏实、一种充满。在北京有套住房是比较难的,给套住房也是对我工作的一种承认。你看这房子里面的格局多好。公司不仅是在住房上给了奖励,而且在工作的其他方面,如晋级、职称,还有工资待遇上也给了相应的奖励。我想我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奖励,对自己来说,也不能辜负一个知识分子在工作上应该更努力的工作,主要是为企业做出新的贡献。”
1、分别用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和期望理论来分析小苗的成长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