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0份试卷合集)辽宁省沈阳沈河区七校联考2019年历史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9:02: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

16.19世纪70年代,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后,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说明洋务企业的兴办( )

A.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尊定了基础 B.使中国经济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C.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D.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1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材料中描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B. 资本家经营不善

(6)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D. 封建势力的压迫

18.《申报》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20日一律剪除净尽, 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公告颁布的时代背景是( )

A.维新派倡导变革社会习俗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五四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19.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呼吁妇女应得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主和参政等7种权利,提出“爱自由,尊平权,男女共和”的主张。表明( ) ①主张婚姻自由呼吁妇女参政 ②将提倡女权与民主共和并举 ③是民国初年张扬女权的成果 ④将妇女解放同反清革命相连

32.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正确的是( )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4)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下列不属于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 ( )

A.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B.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使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D.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

22.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收入5万美元以上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着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购买力 B.只运用经济手段干预经济发展 C.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保障资本家 D.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23.哈佛商学院教授卡特原本两袖清风,后来成为西部最大的零售公司总经理,持有该公司100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最大的股东之一。这一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

A.促成专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 B.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 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企业决定权 D.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

24.比较中国1978年底以后经济改革的成功,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B.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C. 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 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第Ⅱ卷(材料题)

二、材料题(共2小题,共52分)

2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 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1)材料中实行的是什么政策?(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请写出四点)

(16分)。

26.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12分)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8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12分)

期末考试答案

历史选择题答案1B 2C 3C 4A 5A 6A 7B 8C 9B 10B 11C 12D 13D 14C 15B 16D 17C 18B 19C 20A 21C 22D 23A 24A每题2分,共48分 25.(1)政策:海禁政策。(4分)

(2)背景:1、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入海为盗”继续对抗;2、倭寇侵扰,海盗和沿海不法之徒勾结;3、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轻视,妄自尊大。(请写出四点)(16分,每点4分) 26.(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 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2分,每点4分) (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举一例说明即可)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举一例说明即可)(8分,每点4分)

(3)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12分,每点6分)

(10份试卷合集)辽宁省沈阳沈河区七校联考2019年历史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eqxz6dg5e0wacw0f2p46m3qp9xkwe00yob_2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