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高考人教版生物大一轮复习练习:第22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5:32: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新题培优练] [基础达标]

1.(2019·河南高三适应性测试)S基因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在该基因中插入一个碱基对引起了果蝇眼色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变异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 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该基因序列的改变 C.S基因突变后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例发生变化 D.突变后的基因是S基因的等位基因

解析:选D。依据题干“在该基因中插入一个碱基对引起果蝇眼色的变化”说明该果蝇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的位置和数目,A错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基因序列的改变,B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DNA分子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各占1/2,C错误;基因突变改变了基因的结构,产生了等位基因,D正确。

2.(2019·辽宁大连渤海中学猜题卷)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在其增殖的过程中,先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其中母链为正链,子链为负链)。另外,以负链为模板指导外壳蛋白合成。下图为该病毒部分基因序列及其所指导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用图示Met、Ser等表示)序列。(起始密码:AUG;终止密码:UAA、UAG、UGA)。则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不需要解旋酶是该病毒DNA复制过程与人体DNA复制的唯一区别

B.若在基因D中发生碱基替换,则该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长度可能缩短 C.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结果 D.基因F转录合成mRNA的碱基序列为—U—A—C—U—G—U—…

解析:选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在其形成复制型的双链DNA过程中,不需要解旋酶,以一条链为模板。而复制型双链DNA进行复制的过程与正常人体DNA的复制无区别,A错误;若基因D的第149组碱基序列由GAA替换为TAA(其对应的负链可转录出终止密码UAA),则该基因控制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长度缩短,B正确;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重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与基因重组无关,C错误;基因F的转录过程是以负链DNA为模板的,图中的DNA为正链DNA,因此,由基因F转录合成mRNA的碱基序列为—A—U—G—U—G—U—…,D错误。

3.(2019·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一突变雄性植株,其突变性状是其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为了进一步了解突变基因的显隐性以及该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让该株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数量,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性别 雄株 雌株 野生性状 M1 N1 突变性状 M2 N2 突变性状/(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Q P A.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B.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D.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解析:选C。如果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雄性植株全部表现为突变性状,Q和P值分别为1、0,A正确;如果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则子代中雌性全部表现为突变性状,雄性全部表现为野生性状,Q和P值分别为0、1,B正确;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XAYa或XaYA,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型为XaXa,Q和P值分别为0、1或1、0,C错误;如果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组成为Aa,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组成为aa,子代中雌雄个体显隐性性状的比例都为1∶1,即Q和P值都为1/2,D正确。

4.(2019·河北冀州中学月考)如图表示雄果蝇(2N=8)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不同阶段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发生Ⅰ→Ⅱ或Ⅲ→Ⅳ的变化,期间易发生基因突变 B.在Ⅱ阶段的细胞内,有2对同源染色体 C.在Ⅳ阶段的细胞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在Ⅱ、Ⅳ阶段的细胞内,都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

解析:选C。Ⅲ→Ⅳ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或有丝分裂间期,所以易发生基因突变,但正常情况下没有Ⅰ→Ⅱ的变化,A错误;在Ⅱ阶段的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在Ⅳ阶段的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在Ⅱ阶段的细胞内,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能含有一条Y染色体,也可能没有;而在Ⅳ阶段的细胞内,只含有一条Y染色体,D错误。

5.(2019·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月考)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称作基因重组。下列变化能导致基因重组的是( )

A.控制圆粒豌豆的R基因中插入一段DNA序列 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互换对应片段 C.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对应片段 D.细胞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间互换部分片段

解析:选B。控制圆粒豌豆的R基因中插入一段DNA序列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对应片段导致基因重组,B正确;不考虑突变,姐妹染色单体基因组成相同,互换对应片段没有实质意义,C错误;非同源染色体间互换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错误。

6.(2019·河南南阳一中高三开学测试)突变基因杂合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片段交换,这种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细胞继续完成有丝分裂后,可能产生的子细胞是( )

①正常基因纯合细胞 ③突变基因纯合细胞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①②③

②突变基因杂合细胞

解析:选D。假设正常基因为A,突变基因为a。染色体片段发生交叉互换后,每条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分别为A和a。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中出现4条染色单体,分别含有基因A、a、A、a。到有丝分裂末期,这些染色体平均加入不同的细胞中,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两个A可同时进入到某一细胞中;两个a可同时进入另一个细胞中;A和a进到某一细胞中。

7.(2019·四川资阳中学月考)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基因可以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l基因不可以突变为A基因 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解析:选B。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由a1也可以突变为A,A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属于基因重组,B正确;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上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杀虫剂作为环境因素不能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只能选择已有的抗药性变异,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D错误。

8.(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期初考试)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最多只有三对等位基因 B.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自由组合 D.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解析:选D。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有多对等位基因,图中标出的为三对;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图中的非等位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自由组合;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9.(2019·四川重庆巫山中学月考)图甲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乙是一个家族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甲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2)α链碱基组成为________,β链碱基组成为________。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____性遗传病。

(4)Ⅱ6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Ⅱ6和Ⅱ7婚配后生一患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________。

2020高考人教版生物大一轮复习练习:第22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evz66ihh56trx01723y3gzju6vsnw00dl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