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A B A C D B C D D B D B A B D A A 题号 19 20 答案 B D 二、填空题 21.相似程度 22.鳞片肺卵卵壳
23. 温暖潮湿 菌丝 叶绿体 异样 孢子 24. 个体的生存 种群的延续 25. 肺 卵 三、判断题 26.B 27.错 28.√ 29.错错错错对 四、连线题
30.
31.
五、综合题
32. B、D、E AD BE 气管 盲肠 皮肤 肺 气囊 轻 薄 CDAEB 33. C A B
34.酵母菌 细菌 病毒 草履虫 衣藻 病毒 蛋白质外壳 内部的遗传物质有成形的细胞核 分解者 分裂生殖 芽孢 液泡 出芽
没 35.
2019-2020学年八上生物期末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1.如果因水域环境遭到破坏而导致一种稀有鱼类灭绝,对人类的损失在于 A.渔业产量将受到损失 B.这种鱼将在很久以后才会进化出来 C.人类将永远损失一种动物基因库 D.整个生态系统将失去平衡 2.关于动物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 B.骨的运动不一定依靠骨骼肌的牵拉 C.骨骼肌舒张时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依靠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动物就能完成所有的运动 3.下列有关动物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水螅的内胚层和外胚层之间有中胚层 B.大鲵幼体用鳃呼吸 C.丹顶鹤前肢变成翼 D.麋鹿胎生、哺乳 4.家鸽体内气囊的作用是
A.可减少身体比重 B.有利于散热降温 C.有利于双重呼吸 D.以上三项都是 5.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 A.表皮
B.气管
C.鳃
D.肺
6.图6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中的迷宫示意图及实验数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少 B.用一只小鼠做一次实验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C.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D.若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可能会减少 7.下列有关动物学习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的 B.动物的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越强 C.低等动物没有学习行为,只有先天性行为 D.动物的学习行为大大增强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8.水螅是通过( )来捕捉食物的。 A.外胚层 B.芽体 C.触手 D.口 9.蜂采蜜行为的合理解释是( ) A.聪明 B.本能 C.学习 D.奇怪
10.下列哪项不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 A.保护珍稀的动物资源
B.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系统 C.是对自然进行保护的唯一有效途径
D.有利于研究珍稀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征
1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12.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B.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C.生物学家根据动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D.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3.下列全为单细胞的一组生物是( ) A.酵母菌、草履虫、变形虫、向日葵 B.酵母菌、衣藻、眼虫、草履虫 C.酵母菌、猫、眼虫、衣藻、变形虫 D.衣藻、油菜、变形虫、草履虫
14.下表是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情况.以下内容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15.花生的叶是网状脉,根系为直根系。下列有关花生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花生是一个种,属于植物界 B.花生属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 C.花生属单子叶植物纲 D.被子植物亚门分单、双子叶植物两纲 16.在下列分类单位中,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纲
B.目
C.科
D.属
17.目前造成野生动植物濒临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B.物种的退化
C.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对栖息地的污染和破坏 D.自然灾害 18.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B.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C.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亲缘关系较远 D.分类单位越大所含的物种越多
19.金鱼和菊都原产于我国。现在世界各国品种繁多的金鱼都是来自于中国。目前世界上的菊已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如此繁多的金鱼和菊的品种是由什么决定的 ( ) A.生物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