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发
展。
2. 认字423个(下限),学习30个(下限)常用偏旁(部首),学习看上下文猜字等认字方法,综合运用学
过的方法认字,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的现代诗文。 3.写字230个(下限)
4.抄写字母和音节,能为生字标音。 5.阅读42篇诗文(下限),背诵15篇(下限)。能借助手指但不出声,或者小声但不用手 指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6.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积极地、又创造地完成教材中的口语交际, 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7.学习教材传授的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8.继续培养天天阅读、收集图片资料、经常“回头看”等好习惯。 9.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识字423个,写字230个。
2。.阅读42篇诗文,背诵15课文。能读懂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学习方式: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课件、录音机、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安排 :
1.元宵节 6-7课时 2.家园 6-7课时 3.春天 8-10课时 4.植物 6-8课时 5.动物 6课时 6.爱护 6-8课时 7.认真 7-8课时 8.车的世界 8-9课时 9.朋友 5课时 10.雨 7-8课时 11.愿望 7-8课时 12.星空 6-8课时 13.时间 7-8课时 14.丁丁冬冬学写字 8课时 15.长大 7-8课时 16.快乐。 7课时
第二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 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发展。 2.认字423个(下限),学习30个(下限)常用偏旁(部首),学习看上下文猜字等认字方法,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认字,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的现代诗文。 3.写字230个(下限)
4.抄写字母和音节,能为生字标音。 5.阅读42篇诗文(下限),背诵15篇(下限)。能借助手指但不出声,或者小声但不用手 指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6.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积极地、又创造地完成教材中的口语交际, 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7.学习教材传授的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8.继续培养天天阅读、收集图片资料、经常“回头看”等好习惯。 9.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第一单元 元宵节
教学内容:“元宵节”为主题,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片自读课文,安排了识字、写字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设计了
笔顺指导、扩词、造句、积累偏旁及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
教学目标:1。认字25个,写字16个。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方框、火字旁、目字旁。学填常用偏旁表。 3.用“圆、灯、年”组词。用“觉得”造句。续编灯谜。 4.背诵《元宵节》,初步认识对联。
5.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地习俗,体会亲情、友情,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加强朗读训练,初步建立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了解农历正月十五的中国的传统习俗,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等 教学时间:6—7课时
第一课时 元宵节
教学目标: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难点:认识10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听读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都干些什么?吃些什么?这节课我们
来学习一首诗《元宵节》。
教学新课: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师范读课文,生用手指课文,听清字音。 2. 学生练读课文。(1)自己读。
(2)同座互读。
(3)指名读。
窗外/月儿/圆又远,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3. 学习生字。
宵 节 窗 圆 吃 汤 正 户 庆 团
(1) 以小组为单位在识字小先生的带领下认字。 (2) 师指导认识方框儿。 (3) 谁愿做小老师。 (4) 生字组词接力游戏。
二.背诵课文。
1. 自己背。 2. 开火车背。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得真棒! 板书设计:
元宵节
窗外/月儿/圆又远, 全家/欢聚/吃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节, 家家/户户/庆团圆。
宵 节 窗 圆 吃 汤 正 户 庆 团
教学回顾:这节课同学们能认真读课文,读的有感情,并能背诵。基本上都能掌握认识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 学习偏旁“方框”
教具:
生字卡片、幻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激趣: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儿歌《元宵节》,谁能把这首儿歌读给同学们听,也可以试着背一背。 2. 检查生字的读音并组词
用多种形式读字音:指名读、开火车、集体读、学生A读字音,学生B组词
二、 识字、写字:
1.分小组自学,然后汇报:
学生A:按结构进行分类学习。“节”是上下结构的,“欢”“吃”是左右结构的,“庆”是半包围结构的,“围”是全包围结构的…… 学生B:“节”的偏旁是“草字头”……
学生C:正的笔顺是: …… 学生D:我会给节组词:“节日”……
2.重点直到“欢、吃、团”三个字,请学生当小老师 欢 “又”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第四笔是横钩,书写时左宽右窄 吃 “口”字旁要写的小,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注意区别“ ” 团 写方框时注意距离天字格上下、左右距离要相等 3.课件显示生字结构笔画 三、 范写生字、个别指导 四、 板书设计:
元宵节 欢吃 团 五、 课堂作业:
1. 完成拼音田字格
2. 写出带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 ( )( ) ( )( ) ( )( ) ( )( ) ( )( )
六、 教学回顾:
本课掌握较好,“团”字书写还要加强练习。加强说话练习。
看花灯
教学要求:
1. 思想教育要求: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知道“元宵节”也叫“灯节” 2. 知识要求: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并能正确规范书写
3.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想象花灯的样 子。 重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识字和写字是本课教学重点 难点:
在了解课文基础上,想象或说一说自己看过的花灯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花灯样子 3.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谁还记得他还叫什么节?
2. 元宵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大街小巷挂起各种各样的花灯,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3.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花灯板书课题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 请同学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
2. 自由读课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边读,边画出生字 3. 出示生字卡片,以多种形式巩固生字读音
⑴. 齐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⑵. 小组长抽查用生字卡片进行学习 ⑶. 猜字游戏
三、 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请你介绍给同学 2. 指导朗读
当你看到这么多花灯时,你想说什么? ⑴.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欢腾。 ⑵. 各种彩邓真奇妙,明年我也做花灯。 ⑶. 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一种花灯?能画出他的样子吗? ⑷. 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明年我也做花灯”,要做什么样子的? ⑸. 我们也动手做花灯,元宵节的时候把他挂在家中,挂在大街小巷,你能说一说你的心情吗? 请你带着这种心情再读一遍儿歌 朗读儿歌的时候要读出节奏来。
四、 试背儿歌: 五、 板书设计:
看 花 灯
“金鱼” 吐 “奥运”邓
“猴子” 眨
看——做 “字母”灯
“小猫” 追
“蜻蜓” 立 “山羊”灯
六、 课堂作业:
1. 读词语:
2. 先读课文,在填空 3. 画一盏花灯 4. 猜、编灯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 学习偏旁“火字旁”“目字旁” 教具: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出示一盏花灯笼)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盏什么灯笼?你能给他起个名字吗? 这节课,我们就和这些汉字朋友交朋友。 二、 识字、写字
1.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表。 2. 检查汇报,给汉字找家
3. 巩固生字读音,建立音形联系 4. 小组自学
⑴.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⑵. 说一说你帮助了谁,谁帮助了你 5. 重点指导“灯”、“金”“真”三个字书写。 灯 “火”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书写是注意做高右低,左窄右宽 金 “金”字是上下结构的字最后一笔长 真 三横,而且距离要相等
6. 范写生字,独立书写 7. 个别指导 三、 板书设计
看花灯
huā
dēnɡ
jīn
tǔ
lì
ɡè
zhēn
nián
花 灯 金 吐 立 各 真 年 年:
四、 课堂作业
1. 完成拼音田字格 2. 看一看,填一填
五、 教学回顾: 本课掌握较好,注意“八”字头与“人”字头的区别。
第五课时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准确抄写单韵母,能用“圆、灯、年”扩词,能用“觉得”造句。初步认识对联。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听写:节日 立正 家家户户 欢庆 花灯 金鱼 真好 一年
二.抄写a o i u ü 6个单韵母,抄写时主义者几个字母都站中格。 三.组词,看谁组得多。 圆:( ) ( ) ( ) ( ) 灯:( ) ( ) ( ) ( ) 年:( ) ( ) ( ) ( ) 三.仿照例子说一说。
这个彩灯,我觉得很奇妙。
这个 ,我觉得很好吃。
,我觉得 。
四.认识对联 出示两幅对联 明月照九州 明月皎皎千门雪
花灯映万家 华灯盏盏万户春 1.学生借助拼音读对联。 2.观察对联有什么特点。 3.你还看到那里有对联。 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发言积极,你们学得真棒!
教学回顾:多数学生能掌握本节内容,个别学生在补充句子时有困难。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组词,看谁组得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