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2 1:36: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智伯被消灭后,豫让为报答智伯乔装改扮刺杀赵襄子,失败被擒,但赵襄子认为他是有义之人,释放了他。

B.豫让的朋友劝说他假意投靠赵襄子再伺机刺杀,但豫让认为那是不义的行为,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做法。

C.第二次行刺失败被擒,豫让要求向赵襄子的衣服刺几下以了却心愿,赵襄子感于他的大义,满足他的要求后才将其处死。

D.赵襄子指责豫让既然易主侍奉智伯,就不该一再为其报仇。而豫让认为智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表达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5分)

(2)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5分)

(二)诗歌鉴赏(本题共2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送綦毋潜①落第还乡 王 维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①綦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孝通,荆南人,王维好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诗的首联写出了作者在长安道上摆好酒席为自己的朋友送行的场景。 B.“拂荆扉”实写好友乘舟上路,不久后便回到家里,叩开自家的木门。 C.尾联诗人认为,好友的落第只是偶然失败,不要感伤于知音的稀少。 D. 这是一首送别诗,围绕送友还乡,层层深入,娓娓道来。 15.本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解释自己种树的诀窍,“ ”,这个道理极其平凡,但其他种树的人却不容易做到。

(2)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最为后人喜爱的写景的句子是 “ , ”,

这两句描写了秋日傍晚开阔江面上江天相接、上下浑然天成的明丽美景。 (3)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有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表现的也是人生短暂、自然永恒的主题。

(4)人生即使失意,也不要过于在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要

自信,就像《将进酒》中李白所说

“ , 。”我们会“东山再起”。 (5)为“恢复汉室”,诸葛亮“六出祁山”,但最终失败,壮志未酬,病逝五丈原,后人常引用杜甫《蜀相》中的“ , ”两句,表达壮志未酬之深沉感慨。

(6)《客至》中表现作者在寂寞之中听闻挚友前来的欣喜与热情的诗句是:“ , 。” (

7

“ , ”,这是王

羲之对庄周虚无主义人生观的批判,表现了作者对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

(8)《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 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 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 ,唯恐

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就在这 ,连对坐争辩都得规避俗事、政事以避祸的“清谈时代”,玄学家何晏带着一剂名为“五石散”的药方华丽登场,(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明哲保身 与生俱来 处心积虑 人人自危 B.全身而退 与生俱来

殚精竭虑 人人自危

C.全身而退 天赋异禀 处心积虑 提心吊胆 D.明哲保身 天赋异禀

殚精竭虑 提心吊胆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B.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C.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几乎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D.朝不保夕的苦闷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强烈危机感,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fg785t0rm7d82u9zjlx7yogl1itk200ion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