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东加西减) 3、日期的计算
① 日期的变换有两种:自然变换和人为变换。
a.自然变换是某地区时间为24点,其日期事实上已是新的一天。 b. 人为变换是指日界线
② 两个日期计算问题: 180o经线 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0时经线 2、地球上有5条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同时是地球上没有地转偏向力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地方。
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可能达到的最南点和最北点所在的纬线,称为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纬度是 23.5°S,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N。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随后太阳直射点转向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南和最北的界限。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每年有两次得到太阳的直射,南、北回归线上,每年得到一次太阳的直射。习惯上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叫作热带,即北回归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南回归线是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
南、北极圈,是极地附近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或者说失去昼夜交替现象)的最大范围的界线。南纬66.5°纬线圈是南极圈,也就是南半球上发生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在南极圈内,每年秋分之后在南极点附近就开始出现极昼现象,极昼的范围与日俱增,到了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整个南极圈内都是极昼。随后,极昼的范围又逐渐缩小,直到春分前后,南极极昼消失,转为一天比一天范围扩大的极夜。到了夏至日(6月22前后)整个南极圈内均为极夜??北纬66.5°是北极圈,在那里发生的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南极地区完全类似,只是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时,北极地区正好是极夜??极圈内,纬度越高的地方,极昼(或者极夜)的时间越长。南(北)极点极昼和极夜分别约长半年,极圈则只有1天极昼和极夜。南。北极圈是南、北温带与南、北寒带的分界线。
每年太阳光线有两次直射赤道,3月21日(前后)那天叫春分日,9月23日(前后)叫秋分日。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的纬度经常使用其约数,即分别为:23”30S(或23.5°S)、23°30们(或23.5°N),66°30它(或66.5°S)、66°30训(或66.5°N)。与春分日、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9 -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相对应的在地球公转的轨道上有四个点,分别叫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和冬至点。因此,准确地说夏至日是地球经过夏至点的时刻,由于地球公转周期不是整整的365天,所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时刻年年不同。有时日期也会前后错动1天。 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名称全球是统一的,即天文学上打着其诞生地(北半球)的印记。
[典型例题精析]
典例1、(09年江苏地理第3,4题) 图2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
图回答(1)--(2)题。 1.“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及相关空间的思维能力。“陆半球”的极点为38oN、0o,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o S、180 o,根据西半球跨度160oE向东→20oW,南半球跨度0 o向南→90oS,第3题选择D。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也就是直射点在23 o 26’S,180oE。此时,非洲全部位于夜半球;北京时间为8点,正值上班高峰;南极极昼,昆仑站处于极昼期;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 答案:1、D 2、C
典例2、(09年海南地理第1题) 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 【解析】:
本题考察考生时间计算及关联分析能力。关联考点:时区换算、区时计算
“三方最合适”透过表象分析本质,即会议时间要符合三方各自地区的作息规律(各自处于上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0 -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午或下午尽量避开晚上或凌晨)。则有:
T1 T2 T3 T4 西五区 东八区 14~16 3~5 1~3 14~16 东一~东三区 20~24 15~17或13~15 21~23 8~10 21~23 运用表中简单的时区换算方法,即可甄别真确选项T4时间最佳。 答案:D
典例3、读图,回答:
(l)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前后,判断理由是 。 (2)当D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 (3)当AC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当DE为昏线时,此日是 节气;当AD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4)若DE为晨线时,此刻北京时间是 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是 线。 (5)当H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G处区时为6点则此时昏线是 、 。 【解析】此图是圆柱投影图,比较抽象,不易判读。解题时应切实根据晨昏线的概念,确定图上白昼和黑夜的范围,根据赤道上昼夜平分,日出、日落的时间分别为6点和18点,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答案】(1)12月22日 AB是晨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
(2)23°26′N (3)夏至 冬至 春分或秋分 (4)20点 晨线 (5)DF AC 典例4、 如图是整个昼半球俯视图,C点昼长为8小时。 ①此日正确的叙述 ( ) A.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1 -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B.表示春、秋分
C.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D.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
②关于D点正确的叙述是 ( ) A.经度为20°W B.昼长小于12小时 C.位于昏线上
D.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大于B点
③关于E点的正确叙述是 ( ) A.位于澳大利亚大陆 B.位于开普敦的西南 C.位于北美洲 D.位于马来群岛上 ④B、E两点的昼长分别是 、 。
【解析】第①题,此图关键要看出A点在晨昏线上且纬度是南纬66°34′,则图示方向为上南下北;接着能看出昼的中心点在北半球,则此日为北半球的夏季,且为夏至日,直射点将向南移动,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第②题由于此日不是春秋分,故晨昏线与经线圈不重合,所以不能根据C点的经度来判断D点经度;由于D点在北半球,此日昼长夜短;正午大阳高度不一定欠于B点。第③题E点在赤道上,故不可能是AC,根据C的经度应该在160°E附近,排除B。第④题B为极昼,D在赤道上。
【答案】 ①D ②C ③D ④24小时 12小时
典例5、 如图是我国北京某一窗户朝南的房屋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__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中最大。 (2)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北京日出时刻太阳在________方向,日落时刻太阳在________方向。
(4)一年中每日正午时刻该房屋的阴影朝向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的依据是正确理解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首先判断地球处于A、B、C、D四点时的日期分别是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进一步分析: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光照面积最小;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光照面积最大,因此可以得出第(1)、(2)题的答案。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北京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 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