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讲义
实验八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一般分为大流量(1.1- 1.7 m3/min)和中流量(0.05—0.15m3/min)采样法。其原理基于: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即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法测定. 二、实验仪器
1.大流量采样器:流量0.8—1.3 m3/min,滤膜直径8--10cm.
2.流量校准装置;经过罗茨流量计校准的孔口校准器. 3.气压计.
4.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滤膜. 5.滤膜贮存袋及贮存盘.
6.分析天平:感量0.1mg. 三、测定步骤
1.采样器的流量校准:采样器每月用孔口校准器进行流量校准. 2.采样
(1) 每张滤膜使用前均需用光照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采样, (2) 迅速称重在平衡室内已平衡24h的滤膜,读数准确至0. 1mg,记下滤膜的编号和重量,将其平展地放在光滑洁净的纸袋内,然后贮存于盒内备用。天平放置在平衡室内,平衡室温度在20-25℃之间,温度变化小于土3℃,相对湿度小于50%,湿度变化小于5%。 (3) 将已恒重的滤膜用小镊子取出,“毛”面向上,平放在采样夹的网托上,拧紧采样夹,按照规定的流量采样,
(4) 采样5 min后和采样结束前5 min,各记录一次u型压力计压差值,读数准至l mm。若有流量记录器,则直接记录流量。测定日平均浓度一般从8:00开始采样至第二天8:00
结束.若污染严重,可用几张滤膜分段采样,合并计算日平均浓度
(5)采样后,用镊子小心取下滤膜,使采样“毛”面朝内,以采样有效面积的长边为中线对叠好,放回表面光滑的纸袋并贮于盒内。将有关参数及现场温度、大气压力等记录填写在表1中。
表1 总悬浮颗粒物采样记录
————市(县)————监测点
月/日 时间 采样温采样气压采样器 滤膜 度(K) (KPa) 编号 编号 压差值(cm水柱) 开始 结束 平均 流量备注 (m3/min) Q2 Qn 3样品测定:
将采样后的滤膜在平衡室内平衡24h, 速度称重,结果及有关参数记录于与表2中。
表2 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测定记录
21
环境监测实验讲义
————市(县)————监测点 月日
时间 滤膜 编号 流量Q m3/min 采样体积 滤膜重量(g) (m3) 采样前 采样后 总悬浮颗粒 样品重 物浓度(mg/m3) 四、计算
总悬浮颗粒物(TSP,mg/m3)=
W Qn?t式中:W——采集在滤膜上的总悬浮颗粒物质量(mg); T——采样时间(min);
Q——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3/min),按下式计算
Qn?Q2T3?P2273?P3P2?P3P2?P3273??Q2??2.69Q2 T2?P3101.3?T3T2?T3101.3T2?T3式中:Q2 — 现场采样流量(m3/min);
P2 — 采样器现场校准时大气压力(kPa); P3 — 采样时大气压力(kPa);
T2 — 采样器现场校准时空气温度(K); T3 — 采样时的空气温度(K).
若T3、P3与采样器校准时的相近,可用T2 P2代之。 五、注意事项
1.滤膜称重时的质量控制:取清洁滤膜若干张,在平衡室内平衡24h,称重.每张滤膜称10次以上,则每张滤膜的平均值为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此为“标准滤膜”。每次称清洁或样品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若称出的重量在原始重量土5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否则应检查称量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并重新称量该批样品滤膜.
2.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当滤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则表明应更换面板密封垫。
3.称量不带衬纸的聚氯乙烯滤膜时,在取放滤膜时,用金属镊子触一下天平盘,以消除静电的影响.
22
环境监测实验讲义
实验九 环境噪声监测
一、测量条件
1.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2.使用仪器是PSJ-2型声级计或其他普通声级计,原理见教材,使用方法参看附录。 3.手持仪器测量,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米。 二、测定步骤
1.将学校(或某一地区)划分为25×25m的网格,测量点选在每个网格的中心,若中心点的位置不宜测量,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
2.每组三人配置一台声级计,顺序到各网点测量,时间从8:00—17:00,每一网格至少测量四次,时间间隔尽可能相同。
3.读数方式用慢档,每隔5秒读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读取200个数据。读数同时要判断和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或车间噪声、锅炉噪声···)和天气条件。 三、数据处理
环境噪声是随时间而起伏的无规律噪声,因此测量结果一般用统计值或等效声级来表示,本实验用等效声级表示。
将各网点每一次的测量数据(200个)顺序排列找出L10、L50、L90,求出等效声级Leq,再将该网点一整天的各次Leq值求出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网点的环境噪声评价量。 以5dB为一等级,用不同颜色或阴影线绘制学校(或某一地区)噪声污染图
噪声带 颜色 阴影线 35dB 浅绿色 小点,低密度 36-40dB 绿色 中点,中密度 41-45dB 深绿色 大点,高密度 46-50dB 黄色 垂直线,低密度 51-55dB 褐色 垂直线,中密度 56-60dB 橙色 垂直线,高密度 61-65dB 朱红色 交叉线,低密度 66-70dB 洋红色 交叉线,中密度 71-75dB 紫红色 交叉线,高密度 76-80dB 蓝色 宽条垂直线 81-85dB 深蓝色 全黑
23
环境监测实验讲义
附:PSJ-2型声级计使用方法
1.按下电源按键(ON),接通电源,预热半分钟,使整机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 2.电池校准:分贝拨盘可在任意位置,按下电池(BAT)按键,当表针指示超过表面所标的“BAT”刻度时,表示机内电池电能充足,整机可正常工作,否则需要更换电池。
3.整机灵敏度校准:先将分贝拨盘于90dB位置,然后按下校准“CAT”和“A”(或“C”按键)这时指针应有指示,用起子放入灵敏校正孔进行调节,使表针指在“CAL”刻度上,此时整机灵敏度正常,可进行测量使用。
4.分贝(dB)拨盘的使用与读数法:转动分贝拨盘选择测量量程,读数时应将量程数加上表针指示数,如:当分贝拨盘(dB)选择在90档,而表针指示在4dB时,则实际读数为90+4=94(dB);若指针指示为-5dB时,则读数应为90-5=85(dB)。
5.+10dB按钮的使用,在测试中当有瞬时大讯号出现时,为了能快速正确地进行读数,可按下+10dB按钮,此时应按分贝拨盘和表针指示的读数再加上10dB作读数。如再按下+10dB按钮后,表针指示仍超过满度,则应将分贝拨盘转动至更高一档再进行读数。
6.表面刻度:有0.5dB与1dB二种分度刻度。0刻度以上指示为正值,长刻度为1dB的分度;短刻度为0.5dB的分度,0刻度以下为负值,长刻度为5dB的分度,短刻度为1dB的分度。
7.计权网络:本机的计权网络有A、C二档,当按下A或C时,则表示测量的计权网络为A或C,当不按按键时,整机不反应测试结果。
8.表头阻尼开关:当开关处于“F”位置时,表示表头为“快”的阻尼状态;当开关在“S”位置时,表示表头为“慢”的阻尼状态。
9.输出插口:可将测出的电信号送至示波器,记录仪等仪器。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