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化工原理第八章 吸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7 1:54: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化工原理第八章 吸收

8.1 概述

一、吸收的目的和依据

目的:

(1) 回收有用物质; (2) 脱除有害物质组分; (3) 制备溶液。

依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二、吸收的流程

溶质——A;惰性组分——B;溶剂——S。 吸收过程的主要能耗在解吸上。

三、溶剂的选择:

技术方面:溶解度要高,选择性要强,对温度要敏感,容易解吸。

经济及安全方面:不易挥发,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价廉、易得;无毒、不易爆易燃。

四、吸收的分类:

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 等温吸收与非等温吸收 单组份吸收与多组分吸收

低浓度吸收(直线)与高浓度吸收(曲线)

1 / 12'.

.

8.2 相际传质过程

8.2.1 单相传质速率方程

气相主体?界面:NA?KG(PA?PAi)?KGP(y?yi)NA?KyP(y?yi)

Ky?PKG,KG——气相传质分系数,P——总压。 界面?液相主体:

NA?kL(CAi?CA)?kLC总(xi?x)NA?kx(xi?x)

kx?C总kL,kL——液相传质分系数,C总——总浓度。

8.2.2 界面浓度

亨利定律适用时,有解析法:

NA?ky(y?yi)?kx(xi?x);??联立求解得yi、xi

yi?mxi?图解法:

画图

8.2.3 相际传质速率方程

假设亨利定律适用,

1、以气相分压(PA?PA*)表示总推动力

NA?KG(PA?PAi)?kL(CAi?CA)

2 / 12'.

.

111=+ KGkGHkLNA?KG(PA?PA*),KG——气相总传质系数 kmol/(m2?s?Pa)

2、以液相浓度(CA*?CA)表示总推动力

NA?KG(CA*?CA)

11H=+ KLkLkGKL——液相总传质系数 m/s

比较之,有KG=HKL

3、以气相摩尔分率(y?y*)表示总推动力

NA?Ky(y?y*)

Ky——气相总传质系数,kmol/(m2?s)11m=+ KykykxKy=PKG

4、以液相摩尔分率(x*?x)表示总推动力

NA?Kx(x*?x)

Kx——液相总传质系数,kmol/(m?s)2111=+ KxkxmkyKx=mKy,Kx=CMKL

3 / 12'.

.

8.2.4 传质阻力分析

1、传质阻力

11111H11m111=+,=+=+=+,, KykykxKxkxmkyKGkGHkLKLkLkG相际传质总阻力=气相(膜)阻力+液相(膜)阻力

(界面处无阻力)

2、气相阻力控制(气膜控制:总阻力=气相阻力)

111m?,or? KGHkLkykx条件:

(易溶气体的H很大、m很小) 结论:

Ky?kyxi?xKG?kGCAi?CA

强化方法:增加气相的湍动程度

3、液相阻力控制(液膜控制:总阻力=液相阻力)

1H11?,or? KLkGkxmky条件:

(溶气体的H很小、m很大) 结论:

Kx?kxy?yiKL?kLPAi?PA

强化方法:增加液相的湍动程度

4 / 12'.

搜索更多关于: 化工原理第八章 吸收 的文档
化工原理第八章 吸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fq7h3z6sh8mqar1rud16ehs64cxmy0120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