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 15:49: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效果及驱动机制研究

序号 战略名称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 提出时间 2003 规划主要区域 青岛、烟台、威海3市 菏泽、烟台、济南3市 主要内容 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主体,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胶东半岛作为一个经济板块统一规划和建设,使之成为面向日、韩及欧美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西部突破菏泽”、“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 1 2 “三个2003、突破” 2004 山东半岛城市群 3 2006 以青岛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以青岛、济南为区域发济南、青岛、烟台、展的双中心,培育烟台为副中心城市,促使烟台与青岛、济淄博、威海、潍坊、南分别成为区域东、南、西部的核心城市,与区域内淄博、东营、日照8市 潍坊、东营、日照、威海等其他城市共同构成空间联系紧密的城市区功能地域。 “一体”10市、“两翼”7市,共计17市(覆盖全省) “一体”指以胶济铁路为轴线形成的横贯东西的中脊隆起带;“两翼”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鲁南经济带。 4 “一体两翼” 2007 5 鲁南经济带 2008 发展布局上按照“一带、三区、六大产业基地”的总框架进行。“一带”即沿菏兖日铁路、日东高速和规划建设的菏岚高速、枣临铁路等,在贯穿鲁南经济带东西的大通道两侧,形成大产业带。“三区”即以日照、临沂为主体建立临港经日照、临沂、枣庄、济区,以济宁、枣庄为主体建立运河经济区,以菏泽为主体济宁、菏泽5市 依托京九和新乡到日照铁路大通道建立京新沿路菏泽经济区。“六大产业基地”即食品及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及煤化工基地、精品钢铁基地、优质建材基地、机械制造基地、商贸物流基地。 东营、滨州,潍坊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的高青县和烟台的莱州市,共19个县(市、区) 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6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 2008 7 胶东半岛城市群 2008 以青岛为中心,突出青岛的龙头地位。通过实施“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空间发展战略,青岛统筹规划即墨、胶州、胶南3个县级市城市建设,构建“青岛、青岛、烟台、威海、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突出青岛、潍坊4市 烟台、威海、潍坊4市统筹发展。到2010年,烟台市跨入特大型城市行列,城区人口达到200万人,威海市力争达到100万人,潍坊市达到130万人;区内1/4左右的县级市进

入中等城市行列。 8 省会城市群 2008 济南为中心,做大做强“一个核心”,构建完善“两个圈层”。即以济南城区为中心,70公里为半径,包括济阳、商河、济南、淄博、泰安、平阴、章丘、肥城、齐河等周边区域为紧密圈层;以150莱芜、德州、聊城公里为半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等5个地级市6市 为节点的协作圈层。前者按照大都市理念进行统一规划,按组团式思路培育卫星城,后者率先建成城市连绵区。 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以沿海七市为前沿,以滨州、东营、潍坊、全省资源要素为依托,建设我国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优烟台、威海、青岛、势产业聚集区、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日照7市 态文明示范区,形成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沟通黄河流域广大腹地、面向东北亚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增长极。 9 半岛蓝色经济区 2009 注:2009年,山东省还提出了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鲁南临港产业带等发展战略,已被纳入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当中成为“一区三带”中的“两带”(另一“带”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带),因此本表暂不列出。

第30卷第10期经济地理Vol.30,No.10 上海城市跨江发展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 2010年10月ECONOMIC GEOGRAPHY Oct.,2010

如果说“三个亮点”,从产业角度梳理山东经济,制定山东经济的发展目标。那么,“三个突破”无疑是张高丽发展山东经济的又一得意之作,这次张高丽是从区域角度来对经济重新梳理。所谓“三个突破”,就是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而其中又以“突破菏泽”为重点。

和全国区域经济格局相似,山东区域经济也呈现明显的阶梯状特征。在过去多年中,菏泽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比全省平均低2个百分点。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代表的半岛地区将以菏泽为代表的西部地区甩得越来越远,菏泽的落后成为制约山东经济增长的巨大障碍。

为实现山东“西部大开发”,2004年,山东省作出了“突破菏泽”的部署,并采取了“百个项目进菏泽”、“西接东输”(东部发达地区接收西部劳动力转移)工程,要求全省8个经济强市对口扶持菏泽的全部8个县区。

今年的山东“两会”传出这样的消息:菏泽市2004年经济发展速度超越了全省平均水平。这是自1990年以来的15年中,菏泽市经济发展速度第一次超过全省平均数。东部突破的烟台市200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最早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中,已经从第七位跃升至第一位。突破战略开始取得成效。 山东省政府发言人张德宽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三个突破”战略,在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将为解决全国东西差距问题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http://city.sina.com.cn/zsyz/2005-05-23/60350.html

自2004年开始,山东省实施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的“三个突破”以及“促强扶弱带中间”的“双30”工程,几年来已显现成效。

为促进菏泽加快发展,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由东部8个强市、省直8个部门、8个强县和9个大企业集团对口帮扶菏泽9个县区,使20万名鲁西农村劳动力在鲁东沿海发达地区实现就业,100家大型企业把100多个大项目带进菏泽。8个发达市先后有54个大项目落户菏泽,投资超过122亿元。

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借开放手段“突破烟台”,不仅让上海通用东岳汽车公司等一批企业获得重生,而且吸引了韩国LG手机株式会社等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纷至沓来。

济南以“五年大变样”切入“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主题,在城市框架上实施“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空间发展战略;既要高楼大道的整洁靓丽,更要背街小巷居民生活环境的和谐场景。在产业发展中,通过改组改革和技术创新等手段,5家上市公司相继走出困境,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配套的技术创新体系,在信息技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中,开始发挥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07-05/25/content_6151383.htm

伴随着华东地区面积最大、储量最多、煤质最好的巨野煤田新发现,山东省委、省政府筹划已久的“突破菏泽”之战在猴年伊始打响。在山东经济发展中明显滞后的菏泽市实施突破战略,是山东省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的硬任务。

“突破菏泽”从差距起步

菏泽位于鲁西南,自古阡陌纵横,有过灿烂的农耕文明,这里的曹州牡丹天下闻名。但是,鲁西南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与山东其它地方相比,近年来差距有

搜索更多关于: 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 图文 的文档
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frla9wsoy6ksx798r4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